
96年前的6月1日,在宝山里2号(宝山路403弄2号),上海总工会在此公开挂牌办公。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特别是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建筑本来的模样已难以寻觅。
时隔三月,记者再次来到宝山里2号,看到门头已经修葺一新。拿出宝山里的黑白老照片与之对比,新门头的装饰纹理基本是按照原照片样式复建,仅“宝山里”三字稍有细微不同。但走进巷内,原上海总工会办公地上的建筑,与第一次寻访时无异,依旧大门紧锁等待新生。
紧锁的大门旁,一块“‘五卅’运动时期的上海总工会遗址”铭牌,不禁让人思绪飘飞:在1925年这一不平常的年份里,在宝山里2号这一方天地中,上海总工会这一“光芒万丈的明星”,在疾风暴雨中诞生了。寻访中,记者联系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炼,请他为我们揭开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
多因素奠定
上海总工会成立基础
5月25日下午,段炼从排满的行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采访。最早,段炼的研究方向是上海地方史。机缘巧合的是,他所在的现代史研究室是原工运史室和现代史室合并而来,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工运史资料。因此,段炼与跌宕起伏的工运史结下了情缘。“我们有志于恢复工运史研究的传统,最近几年也参与了一些相关课题。”
在五卅风暴中诞生的上海总工会,从诞生起就是上海工人阶级的光辉旗帜,是上海工人阶级利益的真正代表。谈及这段历史,段炼告诉记者,要了解上海总工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还得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说起。
段炼介绍说,早在1921年8月中共一大召开后不久,即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构。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发起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决议案。经过1925年2月日商纱厂大罢工,工会组建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其中一项议程就是制定了开展适应革命大发展为目标的工农群众运动的工作方针和计划,并加强对全国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提出“尽可能公开工会组织”。同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讨论了上海工人运动情况,通过了《上海问题决议案》。参会代表回沪后,根据“应由此次出席大会之上海各工会,联络其余各真正工会共同组织全上海工会之总联合机关,以便真能为无产阶级谋利……”的决议内容,着手筹建上海总工会。与此同时,5月2日,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上海支部、上海公共租界电车工会、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大康纱厂工会等24团体代表开会,组织上海总工会筹备会。
同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日本大班枪杀工人顾正红。顾正红的牺牲,成为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火焰燃遍上海、席卷全中国的导火索。在这风起云涌的黑色风暴中,资本家的暴行激起了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民的愤怒,越来越多的人们觉醒爆发,发出自己的怒吼,控诉日本资本家罪行。这些,都为上海总工会的成立奠定基础。
营业里18号
召开上海总工会筹备会
危难之际,1925年5月18日,营业里18号(今会文路136弄),上海各工会派出百余名代表在此召开上海总工会筹备会。“这场会议,通过了《上海总工会之暂行章程》,选举总工会会长李立三,副会长陈杏林,以及9名董事,不过此时上海总工会的筹建仍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挂牌。”段炼介绍说,筹备会后没多久,便有29个工会表示愿意加入上海总工会,其属下的会员很快就突破了三万人。
“光芒万丈的明星出现了”
1925年5月30日,上海的南京路上,布满了学生、工人组成的游行队伍,他们在这里作演讲、发传单、贴标语、呼口号。租界出动大批巡捕四处抓人,当天下午2时,已有100多人被拘捕。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工人闻讯后,都拥至南京东路当时公共租界老闸捕房门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下午3时45分,英国捕头下令发射排枪,当场打死4人,重伤数十人,9名伤者晚些时候去世。
(五卅惨案现场)
“五卅惨案的发生,震惊了上海,震惊了全国,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段炼向记者介绍说,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反帝运动,发动总同盟罢工。31日晚,各工会召开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上海总工会公开成立,选举李立三任委员长,设会址于宝山路宝山里2号,于6月1日挂牌办公。
上海总工会成立后,立即号召各行各业的工人群众尽快组织工会,齐心协力反对帝国主义的屠杀。据1925年8月上海总工会组织科统计,到当年7月28日止,上总所属的工会117个,会员近22万人。
(上海总工会在五卅运动中诞生)
正如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写道:“于是光芒万丈的明星——上海总工会便于当晚出现了。”
上海总工会成立
工人运动有了总指挥
上海总工会成立后,号召上海的“工友们!起来呀!罢工呀!”工人日益团结,斗志旺盛。从此,上海工人阶级从分散罢工走向统一行动,成为反抗帝国主义大屠杀运动的主力军。
在段炼看来,上海总工会的成立,一方面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与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紧密结合,率领25万上海工人掀起了气势磅礴的“五卅大罢工”;而另一方面,上海总工会促进了工商学共筑反帝联合战线的建立。“当时学生有上海学生联合会,商人有上海总商会,唯独工人没有自己的统一组织,上海总工会的成立,是一场‘及时雨’。” 段炼表示,上海总工会按照中国共产党反帝联合战线的总策略,推动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共同组成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作为指挥全市“三罢”斗争的联合战线组织。
(五卅运动中的上海)
上海总工会成立前,基层工会散落各处,人数也不多,为数不多的产业工会不能代表全体工人发声;而上海总工会成立后,工人运动便有了总指挥,能够代表广大工人阶级,为之摇旗呐喊,领导他们投入“三罢”斗争和反帝浪潮。
会文路136弄居民
建议增设纪念铭牌
5月28日,怀着崇敬心情,记者来到会文路136弄,寻访上海总工会筹备大会遗址。原址已在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炸毁,这一地址目前已变成“会铁小区”住宅区,东面为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进入小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正在小区北门的徐先生误以为记者是要问询湖州会馆在什么方位,欲热情指引前往。当记者再次询问徐先生是否知道会文路136弄曾经召开过上海总工会筹备会时,徐先生这才连连表示“误会了”,对这件事确实不太清楚。“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了,从来不知道这里曾经是召开上海总工会筹备会的所在地。”徐先生称,这个小区造好时他就来此居住,以往也会碰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来此询问湖州会馆地址,因此他对湖州会馆较为了解。“中兴路地铁站2号口出来就能看到一块上海总工会旧址-湖州会馆的纪念碑,商务印书馆遗址也在附近,上海总工会筹备会就真的不知道了。”
“如果小区造好的时候,在小区入口处悬挂一块铭牌,简单介绍这里曾是上海总工会筹备会的所在地,或许我们大家还能知道一二,牌子不挂我们都不知道。”徐先生说完,还当着记者面随机询问了几位路过的年纪稍大的居民,几位居民也表示不大清楚。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力量,投身工运史研究之中
这条得名于明代一座大型航标的宝山路,留存着一段段工人运动印迹。记者曾多次来此进行寻访,从宝山路403弄2号的上海总工会遗址,到宝源路92号、94号的全总上海办事处遗址,再到中兴路828号湖州会馆……
从去年6月至今,一次次寻访中,从最开始找不到人、见不到物,到如今见证着湖州会馆重新修缮开馆,昔日破旧不堪的宝山里牌坊修葺一新,加之许多专家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徐迟选择投身工运史研究,切身感觉到波澜壮阔的工运史正逐步得到重视。
不可否认,工运史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研究方向,可供研究的资料也较为稀缺。本次寻访中,令记者感动的是,主要研究上海地方史的段炼,面对眼前大量工运史料,在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带领下,段炼下定了“有志于恢复工运史研究传统”的决心。望着发黄变脆甚至褪色的史料档案,研究室团队成员也争分夺秒对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编审整理再出版,以此向大众揭示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寻访中,会文路136弄居民徐先生的一句话也令记者印象深刻。“这是件好事情,我们是非常支持的。”徐先生所指的好事情,就是重温红色历史,缅怀先辈足迹。与以往随机采访的结果不同,徐先生虽不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原来曾是上海总工会筹备会会址,但他了解情况后,立马表示希望小区门口能增设一块纪念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不忘来时的路。
本次寻访期间,记者也发现,关于上海总工会成立时间,目前存在多种说法,绝大多数的党史、工运史书籍都说成立于5月31日晚上,一部分史书说是6月1日公开宣告成立,个别认为是五卅惨案当夜,还有认为在五卅之前已秘密成立。要弄清上海总工会究竟于何时成立,或许还需专家学者发掘更多档案、史料,并从中考证。
【相关链接】
新闻记录片《五卅沪潮》
五卅惨案发生后,正在拍摄故事片的友联影片公司创办人、导演陈铿然立即停止拍摄,带领团队排除万千困难和重重阻挠,赶赴现场记录惨案真相。拍摄了新闻记录片《五卅沪潮》。
该片记录了当时帝国主义屠杀手无寸铁中国人民的条条罪证:血迹斑斑的南京路、老闸捕房对面“四五六”饮食店墙上弹痕累累、老闸捕房前用水龙头冲洗血迹等等。
他们还乔扮护士、助产士,潜入医院拍摄伤员,其中一个特写镜头尤其震撼人心——
医生从重伤者身上取出一粒子弹放在手心上,后期制作时打出一行字幕:“呜呼,这就是帝国主义的恩赐。”
此外,上海工人罢工、商店罢市、工商界散发传单、学生演讲的镜头也拍了不少。
遗憾的是,友联公司后来毁于日军炮火,《五卅沪潮》的拷贝未能留存。
(1925年5月31日晚,上海各工会召开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上海总工会公开成立,设会址于宝山路宝山里2号,次日挂牌办公。头图为宝山里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