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寻访丨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在这里诞生:在江南造船寻访中国工人的百年自强奋斗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刘振思 发布时间:2020-06-08 10:01

摘要: 江南造船始于1865年6月,是产业工人诞生的摇篮。

“5月30日,停泊在江南造船厂原址2号船坞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迎来了其修缮后的第一批客人……继‘远望1’号之后,江南造船又相继为我国建造了6艘航天测量船……”6月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正在“远望1”号甲板上录制,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蔡勤宏正对着镜头述说这段江南造船与远望号的往事钩沉。


江南造船厂原址2号船坞停泊的“远望1”号


走在黄浦滨江绿道,目光远远就能被 “远望1”号船艏上,毛主席书写的“远望”二字所吸引;登上修葺一新的船尾甲板,浦江对岸的世博轴、中华艺术宫跃然眼前;而她所在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原址2号船坞,是1867年开挖的第一个船坞,她见证了培养“制器之人”的艰辛,见证了中国第一代有组织、有纪律产业工人大军的成长,见证了解放前夕护厂斗争的惊心动魄,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立志于造船强国的江南人的不懈奋斗。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汇聚碰撞,难免令人思绪万千,船体上高耸的雷达天线,也似乎穿破了时空,把人拉回了那段星火犀燃的岁月里。


江南造船2号船坞旧照


始于1865年,产业工人的摇篮

 

1865年6月,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在虹口旗记铁厂宣告诞生并开工生产。随着江南制造局生产规模扩大,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应运而生,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产业工人大军在这里逐渐成长起来。

 

江南制造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刚刚创办,工人工作环境大多是烈日晒、寒风吹,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但他们在学技术时十分专心,技术进步非常快。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工人就开始为争取自身权益进行一系列的斗争。1872年1月,总办冯焌光殴打并关押了一名司事和工人,引起600名工人罢工,罢工坚持了三天,迫使当局释放了司事和工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北华捷报》刊登了有关消息。这是制造局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次罢工斗争,或许也是中国产业工人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罢工斗争。

 

这一时期,产业工人还处于诞生之初的幼稚阶段,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因缺乏组织而处于自流状态。直到1921年7月,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于上海诞生。次月,共产党专门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中国工人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江南,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播火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江南工人开始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国内反帝反封建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数打铁工人李中。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产业工人党员。五四运动前夕,他来到上海,靠同乡好友的帮助,李声澥进入海军江南造船所,改名李中,一面学打铁,一面通过同乡工友联络群众,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1920年9月,李中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工人刊物《劳动界》第七期以“海军造船所工人李中”的署名,发表了《一个工人的宣言》:“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李中的这一宣言,喊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共同心声,代表着工人工阶级的觉醒。

 

1920年,李中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下,筹建上海机器工会,1920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在上海公学成立,李中任大会主席。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在它的影响下,上海印刷工会、纺织工会等亦相继成立,形成了上海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之势。


国民党飞机炸毁江南造船所大门


 回眸“护厂运动”,江南造船所的争夺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一举解放南京。人民解放军以钳形之势迅速包围上海,上海成了轰轰炮火笼罩下的一座孤岛。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发祥地,江南造船所再次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派正面交锋的惊心动魄之地。

 

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亲自坐阵江南造船所,要求把江南造船所三分之一的重要机器设备搬到台湾。还发布公告称愿意赴台者,还可以马上得到20块银元的安家费。为了粉碎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中共江南地下党组织团结所内工人、技职人员,动员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决裂,保护好危难中的造船所,针锋相对地开展了“反疏散、反搬运、反破坏”的护厂斗争。时任江南造船所设计处造船课课长王荣瑸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自己积极参加爱国护厂运动,还把同毕业于福建马尾船政学堂的江南造船所副所长林惠平介绍给地下党,先后向十几位同学、同乡做工作,打消了他们去台湾的念头。

 

形势愈发危急,王荣瑸感到,江南造船所创建办82年来珍藏的船舶设计底图,对日后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很有价值,有必要设法保护下来。他向江南造船所所长马德骥建议,因图纸太多,不如把常用的、重要的先装运走,不常用、不重要的暂寄放到小毛根家里,以免在混乱中受损,得到马德骥的同意。林惠平暗中配合,让桂永清糊里糊涂地在江南造船所的报告上签了字。王荣瑸就把一些废图纸和无用图纸装进木箱钉牢,待运台湾,却把江南最重要、最宝贵的图纸,分别装进三十个白铁筒,大模大样地藏到造船所为小毛根提供的豪宅里。从诞生第一艘兵舰“惠吉”号的1867年到1949年江南绘制的840多艘船全套图纸等一批珍贵资料,就这样保留下来。

国民党撤退时破坏的码头、船坞


临近1949年5月,桂永清一再督促江南造船所将精密机械、重要设备和贵重材料装船运往台湾,搬不动的要全部炸毁。林惠平有意拖延时间,以军舰未修好,技术力量抽不出,没法迁厂来应付。桂永清急了,命令招收临时工来加快迁厂,又调来大批荷枪实弹的士兵监视工人,逼迫工人加快搬运进度。工人们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将设备上的螺丝拆下又装上,反反复复忙个不停,看上去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其实是在磨洋工。

 

5月19日,机警的王荣瑸突然发现,自家周围停着国民党特务的吉普车。他明白自己已经受到当局的监视。为了防止被胁持到台湾,王荣瑸第二天凌晨假装肚子疼,穿着睡衣,在妻子的搀扶下离家去医院看急珍,之后迅速到亲戚家中躲藏。

 

5月22日,桂永清下令对江南造船所全面爆破。地下党早有准备,已经暗中作了发放炸药单位有关人员的宣传工作。桂永清派来的士兵,只领到一些爆炸力较差的炸药,并被暗中减少了数量。三座船坞是桂永清破坏的重点,但是等他们埋炸药时才发现,船坞都被提前注满了水,开抽水机的人已不知去向。督战队士兵无能为力,只能对露出水面的坞门进行破坏。

 

从5月23日凌晨起,江南造船所响起了惊天动地、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几代江南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财富,亦是全中国人民的财产,就这样遭到国民党如此无耻的破坏。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签署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并及时组织职工抢修厂房和船坞,迅速恢复生产。江南造船厂因此在废墟上得以新生。


(封面图为江南造船长兴岛基地现貌。)

 

摄 影:李成溪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