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寻访丨申新九厂的“二二斗争”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1-03-15 08:15

摘要: 申九的纺织工人曾在工运史上留下过英勇而悲壮的一笔。

申九的纺织工人曾在工运史上留下过英勇而悲壮的一笔。

1948年1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申九7000多工人为改善待遇,举行罢工。罢工延续3天,国民党当局惶恐万状。2月2日清晨,一批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警包围了工厂,强迫工人离场。全厂工人在党员、积极分子带领下,一面把守工厂大门,一面对前来包围的军警开展宣传攻势。下午6时,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赶到现场,并调集了1000多名武装军警和装甲车向工人发动进攻,施放催泪弹,开枪射击。工人们不畏强暴,拿起砖头、铁棍和桌凳奋起自卫。

当敌人的装甲车对着厂门冲来时,共产党员许泉福开卡车顶住铁门,军警则疯狂地向工人开枪射击。敌人装甲车撞倒铁门,卡车被打得弹孔累累,女工朱云仙、王慕楣、蒋贞新英勇牺牲,140多人受伤,200多人被捕。罢工结束后,300多名工人被开除,26名罢工工人被判处徒刑。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申九惨案”。国民党当局的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与各界人士的强烈愤慨和对申九工人广泛的同情。各基层工会纷纷开展募捐,慰问被捕、受伤的工人和遇难者家属,悼念死难工人等后援活动。2月18日,上海各业工会“申九事件善后援助会”举行秘密集会。会上由申九女工代表控诉国民党军警的暴行;同济大学学生代表报告“一二·九血案”真相;毛纺业工人代表汇报在反饥饿斗争中工人被捕、被开除的情况。一连串的事实真相,激起大家同仇敌忾。与会人员为死难工人默哀、唱挽歌,并当场成立了“申九后援会”,一致通过《申九事件后援会告上海各界宣言书》,商定于2月22日动员全市工人统一佩戴2寸2分宽的黑纱,以表示对申九“二二斗争”死难工友的哀悼。

申新九厂二二斗争所在地遗址于1989年9月被普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普陀区革命纪念地。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枫,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