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3月8日,陈赓一反常态,泪流满面,号啕大哭。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他那大拳头往桌子上狠狠地一砸,桌子上的电话机被震得老高,大声吼道:“根英,我一定给你报仇。”根英,就是陈赓的爱人王根英。这天,是王根英烈士牺牲的日子。
1939年3月8日,日军进攻冀南,在突围的过程中,王根英为保护装有机要文件和公款的挎包而被敌人发现,等大家去接应她时,年仅33岁的王根英已壮烈牺牲在敌人的机枪之下。
王根英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日前,记者通过实地寻访王根英烈士早年居住所在地、采访龙华烈士陵园研究人员等,重温抗日英烈光辉灿烂的一生。
周家嘴路1888号:烈士故居毁于战火
王根英1906年出生在上海杨浦引翔港。根据《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一书记载,王根英曾在原韬朋路(现杨浦区江浦路街道通北路唐山路口通北新村13号)的一排五间的平房里居住。但是,原房屋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炮火,战后在原址重建和原屋相仿的青瓦盖顶、水泥粉墙的平房。1995年,因周家嘴路辟通工程,旧址被拆除。2009年,原杨浦区文化局在附近的周家嘴路1888号设立纪念碑。
日前,记者来到周家嘴路1888号寻找王根英烈士的足迹。记者跟着导航在附近绕了一圈,才在周家嘴路通北路路口的拐角处发现了一块纪念碑,碑上刻有“王根英烈士故居遗址”以及王根英生平、立碑单位及时间等信息。记者注意到,纪念碑前方正对着通北路,路上19路“大辫子”电车往来穿梭,后方则是一家酒店的停车场。纪念碑掩映在绿化带的灌木丛中,边上还立着一块王根英烈士故居遗址建筑历史故事的二维码。稍显遗憾的是,碑体上金黄色的字体在花岗岩碑体上并不突出,特别是靠马路一侧的英文介绍,有些内容已难以看清。
江浦路街道: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离开周家嘴路,记者又找到江浦路街道总工会了解情况。工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江浦路街道充分用好区域内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举行“祭扫王根英烈士”活动,组织辖区内各学校及单位赴王根英烈士故居遗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为将王根英烈士精神根植于血脉之中,江浦路街道深入滨江、社区、企业、园区、学校等地,围绕“四史”学习教育,讲好王根英烈士的革命故事。特别邀请王根英烈士后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分校校长王琦,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宣讲员以及江浦路街道的离退休干部们,为辖区内的职工和学生带去“四史”学习教育课,让更多人学习王根英烈士的革命精神,传播王根英烈士的英雄事迹。
龙华烈士陵园馆员赵亮:王根英聪慧上进,果敢勇猛
王根英在杨树浦老怡和纱厂做童工时,饱受工厂的剥削与压迫。为摆脱这一现状,她曾多次带领工友罢工,鼓励工友们捍卫自身权益。因此,王根英受到了工友的爱戴和敬重。
为详细了解王根英当年是如何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记者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找到了对这一段历史颇有研究的赵亮馆员。
赵亮告诉记者,烈士陵园按照烈士的牺牲年份,将王根英划分在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展陈之中。赵亮坦言:“从遗存史料来看,有关王根英烈士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大部分是从上海史料或者陈赓史料中,挖掘相关线索进行研究。”
在赵亮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王根英烈士的展陈。记者在现场看到,馆内展陈由一段王根英的介绍和几张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构成。照片下方还有一台触摸屏,参观者可以通过滑动屏幕了解更多有关王根英的故事。
在随后的采访中,赵亮仅用了几个短词,便将王根英烈士的形象生动地诠释在记者面前。
“性格豪爽,口才好。”赵亮解释说,1924年6月,王根英发现工厂主对工人加重剥削,竟在微薄的工资中又扣去了一部分,便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申请组织罢工。
而为了发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工友加入罢工,她用了很多如“工人不是奴才,是国家的主人”这样接地气的语言,号召了无数工人加入她的队伍。
赵亮又用了“天生聪慧,后天上进”介绍王根英。他表示,王根英天资聪慧,还是童工时,就懂得利用雨天纱线容易断头的契机,放慢纺纱速度,故意怠工,为工友争取休息机会。后来,她见共产党开设了工人夜校,主动前去学习先进知识,接受启蒙教育。课堂上马列主义的魅力让她看到了光明,更看到了前途。
最后,赵亮还用了“临危不惧,果敢勇猛”形容王根英。他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王根英不顾哥哥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将周恩来送来的枪支和区部委秘密购买的弹药藏在家里,第三次武装起义当天,她将武器分发给工人,随着队伍前进。在商务印书馆门前,起义队伍和巡捕发生了冲突,展开了一场搏斗。搏斗中王根英亲手从巡捕手中夺获了一把手枪。
王根英:卓越的工运女领袖
据记载,王根英9岁起在外商纱厂当童工。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斗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4月下旬,她作为上海代表,赴武汉参加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出席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不久奉命回到上海,在党中央机关担任地下交通工作。
1932年,王根英担任全国总工会组织委员、女工部部长,积极组织领导上海工人运动。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全国抗战爆发后,经组织营救,王根英被释放出狱随后来到延安。
1938年,王根英被调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任政治指导员。1939年3月8日,师供给部和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包围。在突围的危急关头,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在王根英短暂的生命中,她是一名优秀的工运干部,在领导罢工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并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工作者,一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