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大幕。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志愿者“小叶子”们已经上岗。为了让“小叶子”们更好地工作,学校为他们升级了装备,准备了多种纪念品。
复旦大学:专门制作周边“大礼包”
来自复旦大学的110名“小叶子”参与本届进博会的志愿活动,将分别担任开幕式入场引导、开幕式茶歇区、开幕式主会场内、就餐指引等岗位的工作。
那学校是如何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的呢?记者从复旦大学了解到,该校根据要求,所有志愿者都做了两次核酸检测,以保证14天的检测结果阴性。此外,还配置有充足的免洗洗手液、消毒纸巾、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志愿者后勤保障。
“已经将3000个口罩分发完毕,我们也会督促志愿者在活动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防疫举措。”团委青志部综合事务办公室副部长魏爱丽说。团委青志部优创运营中心副部长滕佳惠补充道:“我们还收到了测温手环,可以连接手机app使用。”
除了防疫物资外,“小叶子”们还收到了内含最新版志愿者服装和渔夫帽、腰包、水壶等全新装备的上海市志愿者包,而复旦“小叶子”更将获得一份由学校精心准备的复旦大学进博会周边“大礼包”,据透露,礼包内有印着专属logo的帆布包、手环、徽章和贴纸以及进博会的纪念“护照”等周边纪念品。
上海交大:升级装备,科技感满满
今年,上海大学共有110名“小叶子”服务进博会。其中,有53名具备专业技能的硕博研究生,也有17位元气满满“00后”志愿者。团队中有17名往届进博会志愿者,更有35名“小叶子”参加过青春战疫志愿服务。
据了解,上海交大为为进博会志愿者配备了丰富的保障物资:纪念版冲锋衣、加绒卫衣各一件,应对上岗期间早晚寒冷多变的天气;配备纪念款手机充电线、帆布袋和纪念版免洗洗手液,丰富志愿者行装等。
除去这些常规保障物资之外,学校还搬出看家本领——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为交大“小叶子”装备升级。
需要长期作业的“小叶子”们收到了一个由机动学院刘成良教授“智能可穿戴+云健康”团队研发的“心狗健康-便携式心电仪”手环。这个手环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小叶子的体温、心率等身体状况,提醒疲惫的志愿者及时休息。
受疫情影响,小叶子们需要全程佩戴口罩进行疫情防控。除了培训和服务带来的疲惫,“戴口罩的烦恼”——压痕、胸闷也随之而来。上海交大给场馆内长时间执行任务的骨干志愿者配备了“进出双过滤”低呼吸阻力口罩。这种口罩能够在呼气和吸气的转换中实现呼吸阻力的自适应调节,不但可以大大减轻志愿者们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的呼吸压力,还能降低志愿者呼出空气给场馆其他人员带来的感染风险。
东华大学:推出盲盒,激励套装有惊喜
要论设计感,可能东华大学拔得头筹。学校专门设计了激励套装,引入年轻人喜爱的盲盒理念,将蚕宝宝形象和进博会元素相结合,体现东华人在进博的奋进姿态。内含保温杯、钥匙扣、拼图、隐藏款徽章等多样定制周边,提升激励趣味性。后续,还将推出东华“蚕宝宝”进博系列表情包,为志愿者们加油鼓劲。
此外,东华大学还为每个志愿者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关怀套装”。后勤集团为进博会志愿者安排集中住宿,食堂集中供应爱心早餐,及时跟踪了解用餐意见,保障学生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