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累计开展冷链食品新冠核酸检测408批次,结果全部阴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0-11-03 16:52

摘要: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冷链食品新冠核酸检测408批次,结果全部阴性。

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在即。为全面落实进博会“越办越好”的总要求,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疫情防控的总要求,对标更高标准,落实更实责任,坚持关口前移,统一工作规范,全力保障进博会餐饮冷链食品原料安全。截至目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冷链食品新冠核酸检测408批次,结果全部阴性。


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统一评估审核前移监管关口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针对馆内77家食品经营企业自身既有供应链体系的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原料和供应商对接,保障食品原料的统一供应;市场监管部门从供应商主体资格、经营条件、供应品种、配送模式和保障经验等方面,开展评估审核,最终遴选优质信誉5家集中供应商、4家物流配送企业,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有保障。



针对展团用餐和工作人员用餐数量大、供餐单位和配送品种多的实际,指派专业队伍,对馆外30家集体用餐配送、团膳外卖等单位开展严格评审,明确冷食、热食,原料、成品、半成品和运输途等时间、温控要求。针对临时应急供餐时间紧、点位多的实际,落实疫情防控背景下馆内点位察看和就餐条件评审,明确供应商的主体责任和巡查小组的监管要求。


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细化落实冷链食品原料疫情防控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为细化落实冷链食品原料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指引》,强化进博会食品企业“人员、物品、场所”管理。加强供博企业和监管队伍的“双培训”。组织260多名供博食品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重点落实冷链肉类、水产品生产加工和贮运中重点场所、环节的全覆盖消杀工作。



在馆外,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分布在全市的冷链食品原料42个发货点、4家物流配送企业、5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接待酒店等,实施Ⅰ级全程驻点保障,对每批次食品原料开展24小时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进博保障专区专库专柜,加强食品原料来源管理,鼓励使用国产冷链食品原料,开展冷链食品、外包装、设备设施等核酸抽样。



在馆内,派出专业巡查小分队,对77家食品经营单位开展不间断巡查,督促企业落实冷链食品关键人员核酸检测以及对库房、食品表面和包装箱消毒等工作。落实32个临时应急供餐点的检查。


截至目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检查791户次,冷链食品检查458户次;累计开展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08批次,结果全部阴性。


保障每一批次食品安全

统一车辆封签规范发货流程


另据介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定制“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工作小程序”,运用信息化手段,统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手势,驻点监管人员通过“小程序”及时接收企业发货信息;监督企业落实备货、贮存、装车、发货、转运5个环节的要求,核对冷链食品原料的品种、数量、票证、外观包装,查验车辆消杀措施,监管人员在线填写发货检查SOP表。


同时,对发货的每箱食品加贴统一标签,清晰显示产品信息;对每台运输车辆加扣带唯一编码的封签,直接运至展馆,确保食品供应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同步纳入监管系统,保障每一批次供应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共配送发车91车次、安全供应食品及原料107.1吨。



进博期间综合巡查

努力实现“零失误,零事故”


进博会期间,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对馆内3个展区1000多个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展位开展综合巡检,督促食品参展商规范经营,及时劝导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展会氛围。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督促馆内餐饮企业重新核定座位数,划定1米等候间距,新配备19辆流动餐车,最大程度降低人群密集带来的风险。运用餐饮单位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实时监督馆内餐企业落实从业人员着装、操作规范及环境卫生等安全要求,全方位保障展馆内食品安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加强与商务、卫生健康、公安、海关、国家会展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业务配合和信息沟通;尤其在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上,开展联合培训,进行联合评审,实施联合保障,合力做好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努力实现“零失误、零事故”目标。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