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俗|只要想法新,拜年不上门照样精彩!健康过大年,防疫细节看过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兴 发布时间:2021-02-12 09:51

摘要: 年初一,来拜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新年春节,亲人团聚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对身在他乡的游子来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年初一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今年春节不提倡聚集,但是给老人拜年还是不能少。


大年初一,给老人拜年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节正月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走亲访友、上门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一般都会互赠年货,发压岁钱,聚在一起聊家长、聚餐之类,热热闹闹的。


新的拜年姿势,你需要收藏


今年春节不同往年,受到疫情防控影响,就地过年成为主流趋势,年初一拜年也有了新形式,也主要采取电话、视频等“无接触拜年”方式。


1.约好拜访时间,不妨错峰拜年


今年春节,全国各地倡导就地过年。即便选择返乡过年,也受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餐的防疫要求,不能再像往年那样随便出门拜年。出门拜访前,不妨打个电话,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如果家里亲戚多,走动多,建议错时错峰拜访。


2.上门拜访时,注意个人防护


定好了拜年时间,也要做好出门的个人防护准备。从行动上科学防疫,市民朋友们还是应牢记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三件套”,以及口罩还要戴、咳嗽喷嚏还要遮、社交距离还要留、双手还要经常洗、门窗还要尽量开等防护“五还要”。


3.无接触式拜年,也不错


今年春节不提倡聚集,但是 “拜年”的春节仪式还是不能少。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响应“春节不串门拜年”的倡议,不妨多些“视频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QQ拜年”等“云拜年”方式。


想要让祝福与众不同?作为社交软件的“大佬”,微信已经上线了红包雨,而视频号也成为其主推的新玩法;在抖音上,“求锦鲤”、“窗花剪剪”等新春拜年特效已经上线,用户通过“求锦鲤”道具拍摄拜年视频,有机会成为好运锦鲤,获得惊喜红包,与亲友分享新年好运。


4.一段迎新年视频,我也是个Vloger


拍一段拜年视频发给家人,增添过年喜庆氛围。视频不在乎时间长短、剪辑是否精良,哪怕只是短短10秒,哪怕只是一声“爷爷奶奶,新春大家快乐”,也是情。


要知道,平时自己发个短视频总担心点击率不高,点赞数不多。这大过年的,亲朋好友都宅在家中,“刷”手机的时间成倍增长,自然是各种花式拍摄、在线“拜年”的好时机。


春节个人防护怎么做?


“我们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今年春节过得跟去年不一样。但是防疫要提升到防火的级别,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此前张文宏医生就曾谈过“过个祥和健康中国年”的正确打开方式,“多陪陪家人,不是多陪陪别人。”


大家可以去商场

——但是要戴口罩

可以去饭店吃饭

——但是人不要太多

可以出去走走

——回来要记得洗手

可以外出旅游

——带上免洗的消毒液

可以去玩

——最好在通风的环境当中!


张爸提醒,过年还是要对病毒有警觉之心,坚持“三件套”(口罩、洗手与社交距离)保护自己 ,一旦有症状,快速就医!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