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心仪的岗位,就是新年里最好的礼物。
2月2日,记者从各区人社部门了解到,针对留沪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上海各区不约而同地启动了“稳岗留工”计划,适时开启网络招聘会、在线视频求职等,为其送上一份岗位的“大礼包”。
打破以往招聘惯例
众所周知,往年到了临近春节时,一定是招聘的淡季。一方面,大多数外省市在沪从业人员都纷纷急于回家过年;另一方面,企业也都忙于收尾工作,人事招聘工作一般不会开启。俗话说,“金三银四”招聘季,只有到了3、4月份,伴随着返沪人员的逐步到位,各类招聘会等才会逐步举行。
然而,这一招聘惯例今年被打破了。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静安、徐汇、杨浦、虹口等多区,都已纷纷推出了网络招聘会、在线视频求职等,用丰富的岗位吸引着求职者的目光。
2月2日当天,静安区人社部门上线首场专项招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共有13家企业推出了50多个岗位,薪酬覆盖低中高不同领域,最高的月薪可以达到1.2万元。
而就在上周,徐汇区送上了“春风送暖·稳岗留工”直播带岗活动,在B站等直播平台同步开播,开启了一场“招聘+带岗直播+视频面试”线上求职会,第一时间为近70家企业开通在线视频专用通道,为求职者提供“不出家门”的面试“直通车”服务。
求职带岗正当其时
为何要打破常规,提前开启各类公共招聘服务?
“疫情的出现,改变了求职原先的方式。”一位区人社部门就业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来看,上海的招聘活动重心已逐渐从线上转向线下,全天候可查看职位,足不出户就能找工作。事实上,“云招聘”等新型模式在助推申城人才流动、精准匹配、稳定就业等方面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而今年大力提倡就地过年的新风尚,则使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不少原先要回老家的外省市就业人员,如今要留在上海过年,他们的求职需求也随之提前。
“以往,他们总要在元宵节前后才会陆续返沪。而如今,既然留在了上海,闲着也是闲着,为何不提前把节后工作订了呢?”静安区就促中心外劳科科长张晓梅告诉记者,她们在征集企业需求时,也发现情况有所变化,“留沪外地劳动者的数量明显增长,使得不少企业也愿意把原本放在节后的岗位空缺拿出来,提前完成招聘。”
提供职业指导提升技能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云招聘”之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在力图推出更多适配性的服务。
例如,投递岗位如果频频“不中”怎么办?对此,张晓梅表示,这些人员的简历也会被后台予以分类,然后由职介部门负责进行职业指导,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技能。
此前,浦东新区则推出了“立方式”职业指导服务,由启航导师与重点服务对象结对签订就业服务协议书。
而按照人社部的要求,2月1日至3月31日春节前后,鼓励企业为就地过年职工提供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可享受多项补贴。各地人社部门面向留岗人员,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的培训项目。加大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工作力度,对企业或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以及以工代训,可先行拨付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