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卫茂平:译介大咖谈外语学习之道,一语道破当代大学生最需要这种能力

【名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卫茂平:译介大咖谈外语学习之道,一语道破当代大学生最需要这种能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慧 2020-08-04 09:38

上外德语系教授、著名德语翻译家卫茂平,在外语学习、大学生素养等方面,有着怎样独到的洞见?

卫茂平,上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劳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长期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语专业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德国近现代文学及中德文学关系史,并从事德语文学和哲学的汉译、德语教材和语言文学词典的编写,已出版德语文学、哲学汉译三十多部,主编多种德语教材及词典。学术著作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他,是德语译介大神,30多年来,出版德语文学、哲学汉译著作30多部。译文偏爱直译,又不失“信、达、雅”,在汉语语境中追求思想与文字的和谐。对于翻译名作,他曾多次指出谬误;对于当今译坛之流弊,更是饱含忧虑。


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名师,二级教授、博导,也是学生眼里渊博、儒雅、严谨的“男神”。先后17年兼任上外德语系主要领导,编撰的多种德语教材及词典,被学生奉为经典教科书。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语界最大的翻译工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的首席专家,从2015年起带领全国上百德语翻译家,计划十年时间,打造“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全、最权威的《歌德全集》评注版汉译本”。


他,就是卫茂平,一个为我们打开歌德、尼采、席勒等德国哲人精神世界、乃至欧洲文化思想大门的老师、学者、译者,其学术视野突破文学领域,融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领域的思考。


最重视培养大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65岁的卫茂平,去年才刚从一线教书岗位上退下来。今年疫情突发,他婉拒了德国文学史网课,只专心辅导几个硕士和博士生毕了业。“不懂电脑,对网课有点发怵。”可其实,是因为他不喜欢网络教学的冰冷机械和缺少互动。“无法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很不习惯。”卫茂平经常会在课上穿插一些新话题,启发同学思考,随时洞察学生的反馈。


“国内大学生缺的不是基本知识的灌输,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各种资源触手可得,完全可以自学,他们最缺乏的还是独立创新的探究能力。”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读博经历,让卫茂平对西方大学教育的超前意识深有感触。他说,德国大学生的一篇学期论文,就相当于我们的大学毕业论文,他们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更系统更深入,这种研究能力一旦获得将终身受益。


去年,卫茂平将其30年前在海德堡大学的博士论文付诸出版,论文的对象君特·艾希是战后德语文学著名作家,47社首位获奖者。文章从中国学人角度出发,对熟悉中国文化的德国作家进行哲理性探讨。这篇论文即便放到今天来看,其切入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是不乏新意的。他坦言,将这篇旧作从故纸堆里找出付印,是想让国内的德语专业学生,多了解一下德国大学对课堂报告和学期论文的学术要求。


“博士论文,要的是创新和突破,要能激活旧资料,催发新问题,这该是基本的学术要求。”他认为,中德文学关系,近年来在一定范围内,几成“显学”。可惜许多著述重复旧识,鲜有突破。“在任何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涉及博士论文写作,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开拓,是货真价实的研究。”


外语学习贵在学其精髓


近几年,德语等小语种渐热,不少中学把德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可选项之一,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也日渐增多,从文学,经济,教育到工业,再到科技,涉及领域越来越宽泛。对此,卫茂平却指出,就拉丁语系各类语种学习来说,不建议孩子从小学习小语种,还是以先学好英语为要,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加其他小语种。他招德语专业的学生,就非常重视其英语功底是否扎实。


针对教育界关于外语学习的各种方法论,他不以为然,认为从理论到理论,多为空谈用处不大。“学习外语,语言环境很重要,对幼儿、青少年来说,多听外文歌,看国外影片、电视剧,不失为一种培养兴趣、浸润式教学的好方法。成年人新学一门外语,则没有捷径,就是多背单词,熟诵范文。”


至于大学生、研究生如何学好德语?他说,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在于学其精髓。就德语来说,最要紧的是学习德国文化、哲学思想和思维习惯。卫茂平从不给学生开书单,也不建议他们盲目翻阅原版书,“中国是翻译大国,市面上的德国名著大都有中译本,可以先广泛阅读,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后,再找原版书深入分析。”


“德语只是工具,嫁接到文化、经济、科技等更多领域,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早在20年前,卫茂平就预见到纯语言专业的就业方向渐窄,呈日益萎缩之势,1999年,他促成上外德语系与德国拜罗特大学成功合作,共同培养德语/经济学复合专业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大多活跃在海内外相关的金融、财会、生产等企事单位。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获得德国经济学博士的学生中,已有2位回归母校,成为这个专业的副教授。


译介大咖的为师之道


作为外语老师,除了教学以外,翻译占据了卫茂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说,在民国时期,有不少翻译大家是作家,例如茅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等等,他们文笔优美,又懂外语,留下了很多译著。建国以后,外国文学的译介,主要依靠高校外语教师和一些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从事翻译的作家越来越少。“我个人一直把翻译当作工作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介绍德语文学,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提升。”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数十年来,卫茂平也一直坚守这样的为师之道——“但凭学术良心教书做事就好”。他把歌德的那句名言——“你若想分享世界的价值,你就得赋予世界价值” 作为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多年的付出,得到学生的感念。他客厅沙发的靠垫,是刚毕业的博士生从网上定制而成送他的礼物,垫子上印有他在尼采故居前的留影,他非常珍惜。也有些学生留恋卫老师的课,在期末考卷上“涂上几句心里话”,感念师恩……


如今,卫茂平除了带教5个博士生外,推掉了所有约稿,全身心扑在《歌德全集》的译介工作上。“已经出版了3卷中译本,顺利的话,将在5年内全部完成。”歌德作品浩瀚,原作有几千万字,但在国内,歌德的绝大部分作品仍没有中译本,而像《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却不断有人重译,浪费了人力物力。“歌德是德国的文化伟人,是德国文化的第一面大旗,重译导致很多重要的东西没有汉译。我们想借助此项目对这种现象做一些纠偏。”


他认为,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思想家辈出的国度,更多有价值的哲学、历史典籍等待着我们翻译引入。“翻译需要锤炼,没有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的积累,恐怕下笔就没有把握。而且翻译不仅外语要好,母语更要出色。德语系学生需要踏实学习,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学术问题,从学习中求得真知,多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面,来填补我国目前德语翻译人才缺乏的现状。译路艰难,吾辈尚需努力!”


责任编辑:季纯子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