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徐峰:勇攀集团化办学“最美”之峰

【名师】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徐峰:勇攀集团化办学“最美”之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姗姗 2022-03-08 10:13

怀着对教育的理想与情怀,徐峰用10年时间,为百年母校——青浦实验小学构绘出一幅“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集团化办学美景。

【名师风采】


徐峰,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青浦区实验小学校长、青浦豫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青浦区“峰华”特级校长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星星火炬奖”等荣誉称号,2020年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文明校园”。



接掌庆华小学、开创百年老校青浦区实验小学从“一校三区”到集团化办学的华丽新篇章……作为校长,她始终不遗余力。这位从青浦实小走出来的学生,怀着对教育的理想与情怀,用10年时间为百年母校构绘出一幅“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集团化办学美景,培养出一批批“最美教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快乐成长。



“今天,徐老师把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作为赠言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走进青浦实小,开学典礼上,徐峰校长的讲话铿锵有力。在学校敬业楼的会议室里,从容亲切、智慧优雅的徐校长,又将34年的教育生涯娓娓道来。


从教师到校长:成长蜕变


徐峰的教育生涯,似乎与“课改”极为有缘,这也为她开创集团化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8年中师毕业后,19岁的徐峰在一期课改之初踏入一所市课改基地学校,在教研员的带领和推荐下,1992年便在青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崭露头角。


从1993年获得上海市园丁奖到1995年破格获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再到1999年二期课改时在区内首次尝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课堂展示,她一路奔跑、一路收获,乐此不疲:“荣誉是光环,也是动力。”2003年,徐峰被任命为庆华小学校长,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的蜕变。2010年,徐峰调任青浦区实验小学,一年后,学校与豫英实验学校小学部重组合并,她每日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与全体教师同甘苦共风雨。然而,实小的教师们在绩效工资分配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情绪和怨言。顶着巨大压力,徐峰召开了学校各个层级的座谈会,光是绩效方案就修改了十几稿,最终大家也渐渐明白了校长的良苦用心。


2015年暑期,御澜湾校区刚成立,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新的挑战。家长们出于对师资和课程的担忧,不肯将孩子送到这所新学校。徐峰挂帅新校区校长,亲自接待了几十位家长:“你们要相信实小这块‘金字招牌’,相信我们会同等对待每一位孩子。”一年后,学校便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口碑。




“折腾但充实”,是徐峰这十年来的感受。2016年,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那段时间,徐峰几乎每天往返于各校区之间,早出晚归、深夜伏案、周末加班已是常事。同时,她也牵挂着集团内的所有师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校长。


十年“磨”三校:和而不同


从青浦实小30个班级到如今坐拥城中、青湖、御澜湾3大校区,100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从2010年起,徐峰以“继承中求发展,创新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带领母校走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是学生的作品‘梅兰竹菊’四君子。” 区小学两类课程教师研修基地主持人李老师指着会议室墙面上的剪纸作品,其精美程度让人惊讶这竟出自低年级孩子之手。在学校拓展型课程中,每周一节剪纸、花样跳绳、足球、力翰科学等几十门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每周三的城市少年宫课程,场场“秒杀”。对于能力突出的孩子,学校还成立社团,让学生的兴趣不断延伸、提高。



所谓“和而不同”,城中注重“德育”,御澜湾则以“书法”见长。徐峰认为,“学习书法,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德育,学生对传统文化也将有更广泛的涉猎。”在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的御澜湾校区,书法展示馆、传统与现代书法教室一应俱全。校内引进三位专职书法教师,其中两位还获得上海市书法教学一等奖,在保证每周一节书法课的基础上开设提高班,让每个孩子享受最适合的课程。


“教育还要和活动紧密结合”,除了特色课程,徐峰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从物品收集、定价、布置展台,再到现场售卖、结算等,在校园文化节的爱心义卖活动中,每个孩子在其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岗位,“从不敢开口到观察积累,孩子在‘小社会’上不断摸索经验,既锻炼了思考能力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徐峰表示,爱心义卖的收入一部分捐赠牵手云南的学校,另一部分则提供给本校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的引路人:美美与共


“领导力、影响力、人格魅力,是我从徐校长身上看到的品质。一路跟着校长走来,我很幸运,也很幸福。”曾获校“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许老师是一名体育老师,在徐校长的引领下不断成长。围绕“爱心育人,智慧授业”的师培理念,2014年学校成立了“传承·力行”工作坊,徐峰邀请实小老教师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和发展讲故事、注活水:曾有一位老师,上课时总带着一个大书包。橡皮、铅笔、尺子……小朋友遇到困难,总能在这个“百宝箱”中寻得帮助。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百年实小厚重的文化也在所有教师身上打下烙印。2014年学校“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应运而生,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以及教师互评,涌现出一批批“勤朴、智慧、爱生、阳光、和谐”的老师,该项目获上海市优秀师德项目,并荣获当年度最高人气奖。



徐峰认为,“流动”也是培养教师的良好契机。2015年暑期,徐峰通过学校教师的柔性流动,调派城中校区精兵强将坐镇御澜湾。“校长考虑到我喜欢并擅长书法,希望我为新学校的书法特色创建做工作,我欣然接受。”杨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两校合并时,从城中流动到青湖校区,如今再次流动到新校区, 在徐峰的引导下带领学校获评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示范校。


在多年的集团化办学历程中,徐峰积极尝试推行干部适度轮岗、教师柔性流动的师资共承共育机制,近年来,集团内中层干部提任20余人次,轮岗15人次,教师流动76人次,并向兄弟学校输送校级领导7名,百年老校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