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孩子,做作业时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字迹潦草......这些问题,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
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怎么就成了“洪水猛兽”?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家长越盯越急,孩子越盯越慢?
孩子做作业,家长“盯”着写,不停地催。最后,家长情绪崩溃,孩子反而越写越慢。
专家建议
家长请多一点“陪”,少一点“盯”。
小学低年级段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米的距离,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放松。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开始尝试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家长请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
父母应当告诉孩子,慢慢来,只有家长保持耐心,才能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一个稳定理性的情绪状态,帮助孩子也学会静下心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有风吹草动就注意力涣散?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一点动静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到处“东摸西摸”。
专家建议
家长请做好榜样,陪伴多一点质量。
陪伴孩子,不只是单纯和他们待在同一个空间。“有效”陪伴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对于相处环境的营造。在陪伴过程中,家长要意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用正向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请多一些手势,少一些“唠叨”。
父母应该尽可能少用言语去纠正孩子的问题,张老师建议,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话要少,动作要多。
低年级孩子写作业,掌握由“快”到“美”。
张老师对低年龄段学生写作业的要求,总结起来就是:“快、狠、准、美”四个字,在“快”的基础上,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直到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家长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换位思考。
面对低年级的孩子,家长需要有同理心,进行换位思考。在理解孩子的时候,需要耐心一点,设身处地地考虑对孩子的要求,并以此为参照,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希望孩子能自觉,却总是事与愿违?
家长给予了孩子信任,孩子做作业却敷衍了事。
专家建议
家长既要给予信任,也要把控过程。
家长在对孩子的陪伴过程中要注意信任孩子,给予孩子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因为,持续的信任会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心态。
在信任过程中,也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执行情况,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
因此家长除了要持续的陪伴和灌输时间观念之外,还要去给孩子制定一个自我管理的目标,并去把控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