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董事会、行政、党委是推进学校教学发展治理的三驾马车。在稳定的治理体系下,如何将工会工作融入学校工作,提升教职工的话语权,成了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多年来钻研的“课题”。
教代会、提案征集、集体生日会……校工会创新形式多样的民主管理方式,主动问计于民。学校构建“董事会、行政、党委、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五位一体的内部治理体系,校工会在现代民办高校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破传统思维
搭建民主管理体系
“学校办得好不好,一方面看的是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看的是教职工们对学校的评价。”说起校工会的工作,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工会主席郁萍颇感欣慰,作为一名“老东海人”,她见证了学校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了一套“董事会、行政、党委、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五位一体治理体系。
时间拨回2003年,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周年之际,在校董事会的支持下,决定依法成立工会组织,这在当时上海民办高校里尚属首批。事实上,有别于学校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人事管理方式等因素,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想“照搬”公办高校工会运作方式不太现实,“民办教职工更多关注的是自身权益、个人发展等方面,而公办有可能就更关注职工福利。教职工需求不同,工会工作的方向自然也就不同。”郁萍进一步补充道。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教代会现场。
在东海,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教职工有400余名,如何服务好他们,办出学校工会自己的特点?东海工会决定在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校董事会、校党委和教育工会的领导下,以教职工的实际需求为着眼点,注重发挥校工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以教代会为载体,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推诿、不回避,力求做到“集民智、贴民情、解民忧”,从工会角度为他们发声、代言。
畅通发声渠道
直面教职工问题
教职工的需求是校工会的方向标,而从何得知他们的需求,并积极回应?校工会选择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校工会把坚持民主管理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行使落实,让教职工有地发声。
东海共有13个工会小组,哪怕是再小的工会小组也会推举1名教职工代表参与到教代会中来。而在每年教代会召开前期,校工会都会组织职工方、校方代表进行平等协商,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发展实际,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条款,充分讨论,做到集体合同内的条款既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不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确保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校工会广泛征集职工代表提案,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提案经审理立案后由相关部门全部落实,并反馈给提案人。对于职工代表提案中的优秀提案积极上报上级工会进行优秀提案评选激发教职工代表关心学校发展的主动性,提升他们撰写高质量提案的积极性。
评判校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教职工的评价感受是衡量的唯一标尺。在学校运行中,人事改革是一桩大事,因为它涉及到每一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2021至2022年东海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校工会牵头负责教职工的投诉申诉处理,直面教职工们反映的问题。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校工会一一记录下来,并积极与校方沟通,将解决办法反馈给提出建议的教职工。
创新沟通平台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资产与实训室管理处的陈晓雯老师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校董事、党政领导班子们一起过生日,“对我来说,今天是个尤为特殊的生日”。从读书时代,她便与东海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有19年,她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在学校都住了10年,真正把东海当作了自己的家。而和校董事、校领导坐下来聊生活、唠家常,却是少有。像她一样,为了让更多的教职工不再“两点一线”,更了解学校发展动态,同时让校领导也能直接倾听教职工心声,校工会创新活动载体,以集体生日会的方式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集体生日会不仅是给教职工送上的一份“特殊”礼物,更是校工会为他们和校领导搭起一座沟通桥梁,平日里不敢说的、没有机会说的,都可以在生日会这样轻松的氛围下一一吐露。
教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累的问题,不必等到教代会召开再提出,在集体生日会或是食堂用餐期间,就能向领导反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
校工会的民主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教职工的工作待遇提升了,日常的教职工福利变多了,校方与教职工的沟通渠道变多了。近年来东海学院的劳资争议达到了“零”发生,真正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学校民主管理的推进,有效促进了学校重大决策科学化,分配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程序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谈及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时,董事长曹助我表示,学校上下将秉承“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校训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教职工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