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困秋乏,秋天湿度降低、天气转凉,
孩子们又开始出现乏力犯困的现象:
晚上早早入睡,早上却迟迟不起,
到了下午又开始打瞌睡。
不仅如此,更有同学一上课就想睡觉:
课上打盹一会儿,听课落下一截,
回家后还想不起应该补充哪些知识。
为什么孩子总是无精打采?
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孩子提神?
以下“防困秘籍”建议家长收藏。
犯困原因分析
个人因素
睡眠质量不佳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导致失眠多梦。夜里睡得不好,白天自然就没精神。
身体原因
例如部分孩子因为鼻炎引起脑部供氧不足,导致总是犯困。
饮食
淀粉质会促进睡眠,如果孩子饮食中的米饭、面条、土豆等食物占比较高,也会容易犯困。
温馨提示:
家长平时要细心留意孩子的身体和情绪问题,如果孩子长期无精打采,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应该及时向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客观因素
周围的声音
电脑、空调等电器运转的声音,带着固定缓慢的节奏,因此都有催眠的效果。
日光灯的频率
频率过低的日光灯,发出的光会有明显的闪烁现象,从而导致人的视觉恍惚,产生疲劳感。
空气不流通
如果室内通风性较差,没有新鲜空气替换,也会让人产生困意。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整理了一些“斗困”小妙招,家长和孩子可以试一试:
每天运动
长期运动可以提升孩子的体能,让思维和反应力变得灵敏。孩子在完成每天的学业任务之余,留出一小段时间进行运动,比如坚持打球、跑步、跳绳等等。
坚持吃早餐
很多孩子们常常因为急着去上学而不吃早餐,这样不仅容易导致血糖偏低,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消化系统和人体精神状态,所以每天早上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是很有必要的。
养成喝水习惯
当人体处于缺水状态时,会感觉疲惫,定时喝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清早起来可以先喝一杯水,帮助大脑清醒,课间休息时也要适当补充水分。
保持正确坐姿
孩子每天在学校长时间坐着,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反而会更疲劳。坐在位子上的时候,应当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
去室外走动
下课时可以稍事休息,暂时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动一下。比如到教室外面逛逛,看看远处的植物,下楼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出去上个厕所等等。
和朋友交流
学习也需要张弛结合,适当地找朋友聊聊天能够减缓疲劳的感觉。朋友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感受,通过对方的视角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让大脑更清醒地思考。
多晒晒太阳
晒太阳能够补充维生素D,同时提高大脑血清素的含量,改善心情,为身体充电。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约上小伙伴到操场晒晒太阳。
此外,合理安排孩子饮食中粗粮、坚果、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的占比,帮助他们补充微量元素、纤维和蛋白质,也能帮助孩子缓解秋季犯困、嗜睡。
能够缓解疲劳的食物
谷物类
谷物中富含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比如燕麦、玉米、青稞等,可以代替部分常吃的主食,为大脑和肌肉提供稳定的能量。
水果类
苹果含有果糖并且汁水丰富,有助于补充体液,同时还有胡萝卜素、有机酸和铁等物质;香蕉中丰富的钾有助于身体将糖分转化为能量,并且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防止身体脱水。
坚果类
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B族维生素以及锰、镁、磷、铁和铜等微量元素,还有能够缓解疲劳的氨基酸。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适量的南瓜籽、花生、核桃等作为小零食。
蔬菜类
菠菜含铁量丰富,能让人更有精力,但烹调菠菜前最好先焯水,以去掉草酸;红柿子椒能帮助人体抗氧化,降低应激激素皮质醇,同时含有叶酸,能够减缓疲劳。
饮品
绿茶中的关键活性物质茶多酚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常喝绿茶还可促进新陈代谢;酸奶中的活性益生菌可以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和能量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