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个不停,家长到底该怎么管

孩子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个不停,家长到底该怎么管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上海家长学校 2023-12-22 16:13

让孩子从沉迷手机到合理使用手机,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在此期间要跟孩子多沟通、多支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

孩子沉迷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很多家长可能试过断网、藏手机等强制措施,但结果往往是家长越严厉,孩子越叛逆,亲子关系也在一次次争吵中变得剑拔弩张。


与其这样和孩子“抢夺”手机,不如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沟通方法,不吼不骂,帮助孩子做好手机管理!


调整心态 正视孩子使用手机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孩子和手机共存共生的时代,孩子上课、获取信息、放松身心、与外界建立联系等都要使用手机,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是不现实的。


因此,家长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一味禁止或指责孩子使用手机,通过积极引导,让孩子把握好其中的“度”才是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经重度沉迷手机,家长怎么引导都没用的话,可以尝试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


判断孩子是否手机成瘾的行为指标




寻根究底 找出孩子的沉迷原因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通常是因为在现实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习压力过大、融入不进自己的社交圈等等,他们希望通过网络世界来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缺失。


我们以爱打游戏的孩子为例,平时各位家长可以尝试观察一下孩子打游戏时的状态:


如果孩子打游戏时喜欢刷副本、打boss、通关......完成游戏任务后能让他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那么,孩子很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了,这时家长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及时鼓励,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


如果孩子打游戏只是想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了寻求紧密的社会关系。


那么,家长就可以多组织线下活动,例如约孩子的好朋友一起出游等,多满足孩子交往沟通方面的需求。


总之,当我们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时,一定要多和孩子聊聊,找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引导。


约法三章 建立手机使用规则


家长可以制定一份“手机使用规则”,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遵守的行为。比如:平常每天玩手机不能超过xx小时,必须在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玩手机等等。


这些规则的具体指标建议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定,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会让他们对规则有着更强的认同感,遵守规则的意愿也会增强。




这时,可能有不少家长会问:


“和孩子一起制定好了规则,


可是孩子在遵守了一段时间后,


就偷偷打破规则,


在规定外的时间玩起了手机,


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家长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聊一聊,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打破规则,是觉得规则定得太苛刻,还是最近压力太大等。


了解完原因后,家长别急着批评和指责,先肯定孩子前段时间遵守规则的表现,然后针对孩子打破规则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与孩子一起调整规则、寻找其他可以释放压力的事物等。


以身作则 发挥榜样作用


有人说,每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手机成瘾的家长。


尽管现实中一定有不少自律的家长,但我们的确也能看到部分家长,一边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机,一边又在孩子面前沉迷手机不能自拔。


建议各位家长尽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


当孩子写作业时,可以在一旁看看书;


一家人一起吃饭时,自觉把手机收起来;


等到孩子睡了或回房间了再使用手机等等。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一对夫妻为了戒除儿子的网瘾,爸爸要求儿子陪他每天早晨跑步;妈妈要求儿子晚上陪她玩桌面游戏,比如跳棋、飞行棋、甚至游戏棒;周末他们全家强制一起看书,并轮流讨论书里的内容。


在父母的陪伴下,这位孩子和父母的联结越来越紧密,他也很享受这种和父母笑着闹着,玩不插电游戏的快乐。慢慢地,网瘾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当告诉孩子“不可以沉迷网络”时,同时要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


家长自身先少玩手机,多陪孩子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桌面游戏、做家务等等。以身作则,多发挥榜样作用,用好习惯帮助孩子征服“沉迷手机”的坏习惯。


让孩子从沉迷手机到合理使用手机,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在此期间要跟孩子多沟通、多支持,循序渐进地引导,相信孩子的“手机瘾”一定会越来越小,逐渐消失。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