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人,助力技能强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工会引领岗位建功服务中心工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思宇 发布时间:2024-05-28 13:00

摘要: 近年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工会主动融入学校中心大局,引领教职工岗位建功立业,将工会活动推向更高质量发展。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已建校71年。一代代版专人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国家印刷出版传媒业培养了七万多名高层次技术骨干和行业高级管理人才。近年来,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一位位中国印刷传媒高技能人才从这里走向世界,在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摘金夺银。在此过程中,学校工会主动融入学校中心大局,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引领教职工岗位建功立业,挖掘选树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学校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以先进示范

引领“青椒”成长


从绿衣天使邮递员到心系旅客的服务明星,再到奋战在飞机制造一线,做企业改革铺路石的故事……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场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中,6位劳模用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立足岗位、顽强拼搏、回报社会的事迹。学校师生与劳模们零距离接触,感受劳模、工匠精神。



在版专,此类的“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已经举办多场,校工会、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策划,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学校曾获2021-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优秀组织奖。


学校教师张波,在2018年凭借“二维动画创作”课程脱颖而出,斩获“上海市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职高专综合组特等奖,由此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此后,张波还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她作为双一流专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影视艺术传播专业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片形式,讲好接地气的劳模故事,塑造有灵魂的劳模形象,以此鼓舞更多年轻人。2021年,上海市教育工会命名了第四批上海市教育系统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张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列其中。作为上海市劳模协会副秘书长,张波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劳模先进主题讲座,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历程,以及如何通过在工作中追求卓越践行劳模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焦雪勐介绍,学校工会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教职工岗位建功立业。近年来,学校先后揭牌成立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批“上海市劳模工匠育人基地”,举办多场“劳模精神进校园”和“弘扬劳模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推动劳模精神成风化人。


同时,校工会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紧紧抓住青教赛契机,鼓励青年教师以赛促教,打造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每年,校工会联合教务处、教工部、教师发展中心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培育工作,在校内组织选拔赛初赛,邀请专家为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校领导到演练现场指导和鼓励参赛教师,结合每位参赛教师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就在前不久,捷报传来,在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校教师孙蔚青获得高职高专综合学科组二等奖。而就在赛前两天,孙老师突发急症,严重呕吐,挂好盐水吊针,坚持上场,工会负责人一路关心支持,陪伴她顺利完赛。学校教师朱妤婷也在此次比赛中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组三等奖。


乘“世赛”东风

打造育人高地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次,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2022年,学校教师顾俊杰在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上与来自两大洲6个国家的选手同台竞技,凭借精湛的技术、强大的心理素质,获得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个冠军。此前,学校学生王东东获得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铜牌,两年后,他的徒弟张淑萍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银牌。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徐翠微介绍,选手取得佳绩后,工会搭建各种平台、抓住评优推荐机会,王东东在2014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又被评为“上海工匠”,也是当年最年轻的“上海工匠”;顾俊杰获得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另外,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技术指导团队、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在沪中国集训基地团队都获得过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播印刷媒体人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故事,校工会大力支持劳模张波组织师生编演《薪火相传笃行致远》舞台剧。该剧浓缩讲述了学校首任校长万启盈从事革命印刷事业的红色传奇人生,而世赛冠军顾俊杰再次接过接力棒,展示了历代印刷媒体人奋斗精神的薪火相传,主创师生团队还赴延安交流演出。


用“非遗”之美

点亮文化生活


以猛犸象牙劈成丝,磨平打光后,编织成各种精致艺术品;以天然草木为染料,给纺织品上色,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古老的蓝染工艺……在版专学校,设有市级非遗项目——象牙篾丝编织陈海龙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是学校艺术设计系教师、工艺美术师陈易,同时作为该技艺传承人,她推动非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用创新推动艺术发展传承。而“非遗蓝染艺术大师工作室”是教育部认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学校非遗中心主任丁亮主要负责,致力于普及和推广非遗蓝染艺术,丁亮指导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各类艺术大赛一等奖。


徐翠微介绍,依托两个非遗工作室的资源支持,工会策划教职工文化活动时努力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丁亮和陈易老师一向很支持工会组织各类教职工手工体验活动,带领教职工亲身体验传统非遗的魅力,感受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上海市教育工会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女教师服饰展示活动中,学校十余位女教师身着蜡染的民族服装,帽子、扇子、手包都出自“非遗蓝染艺术大师工作室”,古朴惊艳,在舞台绽放版专巾帼魅力。评比中,版专教师的作品《印染华韵》脱颖而出,赢得了二等奖荣誉。


教师参加第三届上海女教师服饰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


徐翠微说,本着“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一直以来,工会十分重视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教职工健康促进行动系列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工会的服务和凝聚力作用。除了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市教育系统各项文体比赛并斩获佳绩外,还在校内组织了工间操练习、广播操比赛、趣味运动会、电竞交流赛、各类球类比赛以及庆祝建校70周年歌会、户外阅读赏花沙龙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



最近,校工会还在进一步探索,倡议十几个文体社团与系部相互结对共建、强强联合,一方面促进社团发展壮大,同时提升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图书馆与读书协会、文化管理系与合唱协会已经“认领绑定”,将共同组织相关社团活动。再如,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的教师,创新打造了部门工会运动角,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尝试推广;印刷包装工程系教师则通过挖掘贡献自身资源,支持开展了名医进校园、健康科普义诊活动等,各系(部)工会小组、教职工都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协力将工会活动推向更高质量发展,增强工会工作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