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劳动报社推出“小记者”走进工博会活动,带领学生们进入科技的奇幻世界,练习新闻采访技巧。在这场精心策划的科技探秘之旅后,“小记者”们将这份难得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本报节选了学生们的部分作品刊登展示。
机器长“脑”
劳动报小记者 朱仕宸
上海市民办四中心实验小学 三(1)班
日前,一群劳动报“小记者”们走进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带着好奇心一同探索智能机器人展。
最吸引我的是“智能机器人书法家”,通过平板电脑选择不同字体,输入书写内容,机器人在几秒钟内完成一幅端正、漂亮的书法作品。
程序员叔叔阿姨们夜以继日辛勤付出,为我们带来了最尖端的智能机器人科技,也让我感受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书法家”多可“挥毫泼墨”
劳动报小记者 张博雅
浦东新区孙桥小学 三(4)班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中科新松的“多可”机器人书写了“如沐春风”“马到成功”等字,可见笔实墨沉,神气十足,遒劲而舒展。我想,如果把“多可”带进教室,那么书法课将由机器人书法家进行授课,借助程序开发和智能语音分析,给同学们的书法作品进行测评和指导。人机协同,双“师”课堂,未来可期!
机器人带来的改变与挑战
劳动报小记者 刘俊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七(10)班
智能机器人时代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不少“小记者”对机器人研发技术大佬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机器人有自己的思想吗?”“机器人可以帮我写作业吗?”“机器人可以去抓坏人吗?”
从现场的问答来看,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效率、进步和福利,也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都将是我们要面对的挑战。
走进工博会,奋起新征程
劳动报小记者 邱依芸
黄浦区格致初级中学 六(1)班
“哇塞,这里好酷啊!”一走进工博会的大门,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工博会,是一个展示最新工业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大舞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作吸盘机械臂的小家伙。它长得有点像“拖把”,“拖把头”是一个个小小的吸盘,可以紧紧地吸住各种物体,再通过机械臂轻松放置。
看到先进的科技,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我想在将来发明一些厉害的机器,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走进工博会,奋起新征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心中的梦想。
大开眼界的工博会
劳动报小记者 谢洪瞻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前滩学校 四(4)班
我有幸参加了劳动报小记者探访“工博会”活动,让我大开眼界。
据了解,此次工博会共有9个场区,国内外有近3000家企业参与。我跟老师们重点探访了两家公司。第一家叫中科新松,它家的协作机器人可太多才多艺了:有的可以进行焊接,有的机器人竟然可以写字。另一家企业叫微亿智造。我和机器人进行了一场积木拼搭比赛,我居然赢了它!
在将来,我希望这些机器人能像朋友一样跟我们互动,一同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记一次奇妙的博览会之旅
劳动报小记者 李易轩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二(3)班
我和妈妈来到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参加劳动报社“小记者”活动。
一进展馆,我们仿佛踏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魔法世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心中充满好奇。在中科新松公司参观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是由工程师设定编程代码,从而让机器人开展工作的吗?”讲解员耐心解释:编程就像是给机器人设定规则和任务,通过编写代码,人们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行为。我感到非常神奇,也感受到了编程学习的重要性。
“智”造梦想
劳动报小记者 石逸暄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七(5)班
最近,我作为“小记者”跟随《劳动报》的记者姐姐和一群对科技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小伙伴,来到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大家簇拥着微亿智造展台上的“明星”——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它通过柔性装配和智控传球两大示范场景,生动展现了高速视觉追踪、轨迹自动生成、精准实时控制等“神技能”。
我对科技的好奇心在这场“小记者”活动中生根发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火花。
向人学习的“机器人”
劳动报小记者 袁梦
上海大学附属小学 一(1)班
日前,我参加了劳动报社组织的“小记者”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发现了一个会打篮球的机器人。机器人站在我的对面,我拿着球扔给它,但没能扔到篮筐里去。我问妈妈:“是不是我投得不好?”妈妈说:“是因为机器人还不熟悉我扔球的动作,不知道怎么接。”我想:原来机器人也要向人学习啊!
工业机器人闪耀亮相
劳动报小记者 刘旖夏
上海市上南中学东校 七(9)班
事前我绝不会想到,这次工博会之行竟会让我如此难忘。
只见机械臂从大到小排成一排,和列队的军人一样整齐,时而伸展探头,时而收缩下蹲,灵活自如。让我最惊叹的是协作双臂具身抓取机器人。当有人说“苹果”时,它一手果断地拿起篮子,一手精准地移动到苹果上方,丝毫不差地抓起并放进篮子。
我不知道这场工业机器人的闪耀亮相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
劳动报小记者 刘漫漫
浦东新区昌邑小学 四(4)班
当我一踏进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馆内,就被各种各样的“大家伙”所吸引,它们灵巧而又强壮。我觉得,站在这里参观的不仅是机器人,也是科学家们的辛苦付出。
人工智能会夺走人类的工作岗位吗?人工智能会脱离人类的控制吗?所有的人工智能对人类都是友好的吗?……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最完美的答案,但我相信,只要有人在思考,人工智能就不会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