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技能的示范者和创新精神的引领者。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动服务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今年9月,上海市教育工会首次开展上海教育系统“申教名匠”培养选树工作。44家基层单位参与此次推荐申报,经过函审初筛、集中评审以及现场答辩等环节,20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被授予上海市教育系统“申教名匠”称号。劳动报将连续推出三期系列宣传,展示这些“申教名匠”潜心育人、精心传技的风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培育新时代工匠之师。
曹青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体艺术专业高级讲师
传匠心品质,授“差一毫不完美”技艺
曹青从教27年,奋斗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第一线。她坚守“千万教成一才”初心,锤炼“差一毫不完美”技艺,201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在大家眼中,曹青“甘为人梯,痴心不改”。在日常教学和指导比赛过程中,她手把手地耐心辅导,将专业技能倾囊相授,让学生从化妆“小白”华丽变身为专业“大咖”,一次次站上领奖台。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指导教师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优秀指导教练,曹青培养的学生参加了六次国赛,取得五金一银的好成绩,她还培养了30多位全市行业技能比赛获奖者。曹青个人也获得了上海市园丁奖、浦东新区教书育人贡献奖等荣誉。
顾海波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科科长
唤醒工匠精神 点燃报国梦想
顾海波扎根职业教育、担任班主任20年,在匠心育人的道路上,他坚信,让梦想的微光汇聚,必将点亮强国梦想。他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培养出“上汽年度工匠”等一批批优秀技能人才。他还勇敢地跳出舒适区,积极推进中职“三教”改革,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创新教材,获得多项专利和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他协同校企推行工学交替培养技术骨干,共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他领衔建设优质专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创建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了创新型优秀教学团队。顾海波被授予上海市园丁奖、宝山工匠等荣誉称号。
蒋志发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世界技能大赛基地教练
培养能工巧匠 服务技能强国
蒋志发数十年来从事木工行业,技能精湛。2016年他受邀加入职业院校担纲“三木”教练工作。面对行业标准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差异,他刻苦学习世赛技术文件、钴研技术,设计了100多套精细木工日常训练用的赛题,创新10套技术路线方案,获得13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他总是鼓励学生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他以工匠品质,坚持科学训练,在第44、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担任精细木工项目教练组组长、中国世赛选拔赛裁判,指导选手摘金夺银。他因材施教为企业、技工院校培养了100多名技术人才,其中有20多名全国技术能手,帮助众多学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李不言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实训中心副主任
赤诚工匠心 创新印刷技
李不言长期投身印刷实训教学一线,多次担任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专家组长、教练组长,指导选手获得世界冠亚季军以及多个全国冠军。他将“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作为始终坚持的工匠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印刷细节的把握,他在训练中甘当“挖坑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小到各种工具的规范摆放,大到沉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都是能体现匠心的具体操作。”李不言还对标国际标准,牵头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印刷技能竞赛标准和实训教学体系,在国内外相关竞赛及院校中广泛使用。他个人获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首届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带领团队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盛锐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皮具艺术设计专业主任、领军人才、首席技师
从零开始,夯基筑台育人才
盛锐2011年归国加入上海工艺美院,从零开始,建设了上海首个皮具艺术设计专业,并帮助该专业跻身全国前列。“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不仅将匠心品质注入作品创作中,还带领教师团队以此为指引,打磨精品课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他将立体制版技术引入皮具鞋类产品设计研发,提高了服饰品版式设计技术高度,该研究方向获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支持,并获多项专利。以此为基础,他指导学生摘得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IFDC国际鞋类设计大赛多项金奖。同时,盛锐担任着全国职教艺指委、轻工行指委等相关领域专委会的诸多社会职务,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教育与行业的桥接和互动。
王赟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主任
匠心职教 志在一流
王赟毕业后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公司工作十余年,担任物流项目经理。他始终秉持“精益求精、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凭借过硬实力在相关竞赛中三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自2022年开始,他将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反哺母校专业教育,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课堂教学效果优异。“要站在供应链角度追求综合成本的最优解,打破各个环节间孤岛式的隔阂。”他强调思维模式上的创新,还将此迁移到专业教学,主张突破不同学术专业间的壁垒。他积极参与了三项省部级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工作、编写国际合作项目职业标准,指导学生获得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庄瑜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实训教师
做良匠之师 铸匠心匠品
“作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先要将技能锤炼到炉火纯青。”庄瑜在2003年留校任教伊始,就摘得全国数控大赛数控铣项目教师组冠军。作为科研尖兵,2018年她组建工作室,率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安全视觉识别系统,解决了制造类岗位的安全隐患难题,在业内广泛推广,她还带领团队在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70余项。作为实训能手,她带头投身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企业研发与试制产品,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她还创新培养模式,牵头与先进企业创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优秀数控人才,荣获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