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劳动报社“全能小记者暑期特训营”第二天。这一次,特训营地特地搬到了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一场不同凡响的实战采访课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和故事?上午,劳动报社资深记者张锐杰紧扣“小记者”们写作中常见的“难点”“痛点”,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通讯写作入门课。“小记者”们逐渐拨开迷雾,触摸到了人物刻画和故事讲述的精髓所在。
下午,“小记者”们走进市宫一楼焕新升级的上海工匠馆,开始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工匠之旅。从“能工巧匠”的初生岁月,到“上海制造”的崛起辉煌,再到“上海品牌”璀璨绽放,直至如今“匠心智造”的创新纪元,不同时代的匠心跳跃在每一件展品、每一个故事之中。
C919大飞机、中国空间站、无人智能化码头……这些由无数工匠参与建设的项目和场景,通过多媒体技术逼真再现,吸引“小记者”们驻足流连。展馆中还巧妙融入了互动游戏与实验环节,知识性与趣味性交织,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小记者”们不时发出“哇”的惊叹,纷纷举起手机,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更让一些“小记者”激动的是,他们在展馆中发现了熟悉的影子——江南造船厂、“国和一号”机组,以及“三清博士”谢邦鹏……这些在劳动报社“大工匠 小记者”职业体验活动中曾经“遇见”的名字和项目,此刻在展陈中再度重逢,让工匠精神的种子进一步生根发芽。不少“小记者”由衷感叹,今后要继续参加活动,期待见到更多工匠榜样,见识更多大国重器。
观展途中,还接连上演三段动人的“小插曲”,让人惊喜。那是市宫茉莉花艺术团的快闪表演,他们特意为“小记者”们献上小提琴、大提琴和二胡演奏,琴声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激昂铿锵,与展会主题丝丝入扣、完美交融,在旋律与历史的交响中,一代代能工巧匠前赴后继、钻研拼搏的工匠精神,也随之缓缓流入“小记者”的心中。
当“小记者”们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让中国烘焙走向世界舞台”——上海工匠干文华的精彩故事中时,海报中的人物悄然走向了现实,微笑地来到了他们的身边。现场瞬间沸腾,“小记者”们喜出望外,纷纷簇拥上前,迅速进入角色,争先恐后地向干老师发起提问……随后的匠心分享会上,干文华与“小记者”们面对面,娓娓道来她三十余载的美味烘焙人生,那句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话,让“小记者”似有所悟、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