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里,很多平时由父母严格管教的孩子,回到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在此期间爸妈们与祖辈们之间难免会发生育儿观念互相不认可的情况。
祖辈们认为自己的方式不过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在爸妈眼里就成了标标准准的“溺爱”。
老人带孩子的优势有哪些?
隔代教育的一些不足
我们先来看一些场景:
·当孩子蹒跚着上下楼时,爷爷奶奶担心孩子摔倒,总是抱着孩子上下楼梯;
·当孩子自己吃饭时,他们又担心孩子弄得一塌糊涂,就一口一口地喂;
·当孩子把玩具乱撒一地时,他们会跟着身后一遍又一遍地整理……
有一些祖辈过度溺爱和保护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动作发展缓慢,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结果,反而会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成长。
此外,有些祖辈常常会沿用老观念要求和教育孩子,常会灌输给孩子一些陈旧的老观念,这也会增加孩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难度。
老人对孩子过度耐心可能会造成这些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呢?
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孝敬长辈,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平时多体贴关心老人,见面主动问候长辈。父母劳累时,为父母捏捏肩,吃饭时盛饭夹菜,端茶倒水,经常的问候和祝福。
这些生活小事都能够让孩子耳濡目染,受到尊重祖辈的熏陶。
感恩教育
假期里父母孝敬长辈时可以让孩子帮助一起完成,如买了好吃的首先让孩子给爷爷奶奶送去。这样,孩子在无形中就受到了爱的教育。
假期的空闲时间里,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讲讲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操劳。
达成共识
当发现家中孩子缺少一定的规则,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的情况时,父母要主动和祖辈结成家庭教育统一联盟,就一些孩子应该掌握的规则上达成共识。
家长和祖辈要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
最后,假期里推荐让孩子做3个小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尊重祖辈。
向祖辈学生活本领
向祖辈们学生活本领,是最好的祖孙互动活动。
爸爸妈妈们可以利用假期,指导孩子了解祖辈的业余生活,跟着祖辈学一至两项生活本领,比如学做一道拿手的菜、学着做传统小点心、学绣花等,在学本领的过程中真切感受祖辈们令人尊敬的方面。
听祖辈讲过去的故事
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和爷爷奶奶对话,翻翻老照片,听爷爷奶奶们讲讲过去的生活、他们的理想、爸爸妈妈的成长等,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在生活小故事里升华亲情。
教会祖辈一项新技术
平时爷爷奶奶教会孩子不少生活本领,也可以让孩子把信息化时代里自己熟悉掌握的小软件、小游戏等有趣的信息技术,耐心细致地教会祖辈,让老人们多一分对新技术新科学的了解,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戴。
隔代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父母、祖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明确并践行自己的责任,尊重彼此的想法与建议,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智慧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