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月16日举行的“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审议会上,不少与会代表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张杰建议强化政府在“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赋能的新材料基础研究创新体系。“我们可以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投入中的比重,搭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材料科学基础研究平台,推动AI算法、大模型团队与材料研发机构深度合作,积极构建材料基础数据库,高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材料科学基础科研领域的‘弯道超车’。”她说。
同时,她建议提升政府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支撑引导作用,重点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材料的融合,搭建新材料智能分析数据库与概念验证中心,确立新材料研发过程数据生成、采集、加工和应用规则,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研发海量数据分析中的优势,为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公益服务性概念验证资源。
为了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加快材料+AI类学科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张杰建议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材料+AI类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根据“材料+AI”类学科的特点和产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机制,搭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市人大代表程鹏提出,要迭代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他建议进一步聚焦融合增智、改革增效,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模塑申城”工程,聚焦制造、金融、医疗、城市治理等领域,加快垂类大模型的示范应用;做优柔性制造、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绿色供应链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头图为专题审议现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