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又迎来一条百年公交线路。6月6日,徐闵线举行开线百年庆祝活动,不少闻讯赶来的老闵行人来到徐闵线东川路终点站,找寻属于自己的那段回忆。对于他们来说,徐闵线伴随着他们的童年、青年、中年的美好时光。
随着轨交1号线、5号线的相继开行以及公交网络的织密,徐闵线的客流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截至目前,它依然还是闵行前往徐家汇方向头班车最早、末班车最晚的线路,甚至到了半夜,还有一个小时一班的夜宵线。就像之前的一百年,默默守候着每一位需要它的乘客和市民。
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交通动脉”
徐闵线是上海为数不多还保留着文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一条公交线路。如果追根溯源,徐闵线的前身是沪闵线。1923年1月1日,沪闵南柘公司举行沪闵段公路通车典礼。2月1日,沪闵长途路客运班车线路正式营运。沪闵线最初的线路自上海南市国货路到闵行镇,沿途设立土山湾、漕河泾、新龙华、惠灵中学、长桥、钱粮庙、梅家弄、朱家行、翁板桥、颛桥、北桥、长安公墓站。
市民在徐闵线的老照片中找寻记忆。劳动报记者胡玉荣 摄影
1959年,沪闵路改道竣工,当时称为复线修筑。于是原来龙华-华泾-颛桥段的部分老公路便改称为老沪闵路。由于当时闵行正大力建设国家卫星工业城,像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这些企业都号称万人厂,许多职工的家都在市区。为了解决他们从闵行到市区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徐闵线便应运而生。
当年的9月5日,徐闵线正式通车运营,其最初走向是由徐家汇至位于闵行华宁路附近的上海电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电机学院。起自徐家汇,沿途设漕河泾、西牌楼、梅陇、莘光小学、莘庄、春申桥、徐家湾桥、颛桥、精神病院、北桥、畜牧场、剑川路、轴承厂、一号路等站,最终是闵行轮渡,当时,日客流量8万多人次。
给太多市民乘客留下深刻回忆
“我们现在还习惯性把到市区去说成‘去上海’呢。”在徐闵线东川路调度室内,上海电机厂退休职工徐老伯看着“徐闵线百年回顾展”上的老照片、老物件,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
1985年,位于徐家汇的徐闵线起点站。劳动报记者胡玉荣 摄影
徐老伯告诉记者,自打自己有记忆起,“去上海”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徐闵线。“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市区少年宫,我妈给我带了她自己做的饭团当中饭。在车上,我忍不住拿出来在同学们面前显摆,最后竟然忘记在车上。下午活动结束后返程,发现装有饭团的布袋子挂在徐家汇终点站调度室的门口,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还给了我。我在车上吃了‘迟到的中饭’。”说完这些, 徐老伯忍不住笑了起来。
成年后,徐老伯进入上海电机厂当了一名职工。“当年的徐闵线车真叫一个挤,人真叫一个多!”徐老伯说,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用,人流更是密集,里三层外三层的排队成为常态。候车的队伍起码能排到一百米开外,乌压压的一片,买到票以后能挤上车的,绝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的人。
当年乘公交“推屁股”的场景。劳动报记者胡玉荣 摄影
“确实如此,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组织团员青年‘推屁股’,因为不推他们,压根儿挤不上去。”一位同在看展览的徐闵线路退休管理人员表示。
上世纪90年代徐闵线徐家汇候车室。劳动报记者胡玉荣 摄影
而如今快到知天命年纪的市民李小姐说,徐闵线让她想起了大学时代的友情和爱情。1993年,李小姐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由于前三年的学习都在闵行校区,每周回家返校,乘坐徐闵线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周末返校比较晚,那时到闵行下车后到学校还有一段路,又是女孩子,所以每次返校都是我们三个同学一起相约在徐家汇乘车。当时,我男朋友也会在徐家汇终点站等我,虽然一路上车子要开很久,但四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时间过得特别快。”
为服务一方百姓出行尽心尽力
目前的徐闵线从沪闵路江川路至肇嘉浜路高安路,途经老闵行、莘庄、锦江乐园、漕河泾、徐家汇等客流集中地区,单程1小时左右。车辆也几经迭代,换成了最新的“白金刚”新能源公交车,但它依然是闵行往徐家汇方向头班车最早、末班车最晚的线路,甚至到了半夜,还有一个小时一班的夜宵线。
随着1号线和5号线的相继开通,如今徐闵线的客流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闵行市民,还是习惯乘坐徐闵线出行。
“我是闵行本地人,徐闵线我小时候就开始乘,也是去锦江乐园、徐家汇白相的不二选择,感情很深。”张老伯表示,“虽然轨交5号线早就建成投运了,但还是公交方便,家门口出来就是公交站点,到地铁站走走要一公里。以前的车辆有点破旧,碰到路面颠簸,车子全身都会发出响声,坐着不舒服。现在好了,新的公交车不仅几乎没有声音,也少了柴油的异味,而且空凋也比以前足了不少。”
对于来沪寻梦的安徽务工人员张晓军来说,1小时一班的徐闵线夜宵线,成了他在沪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白天我在工厂打工,晚上就去做代驾,一般都要到半夜以后,那时地铁已经停运了。如果没有徐闵线夜宵线,我只能骑车回到闵行的出租房内。那些夜宵线的驾驶员也挺辛苦的,我很感谢他们。”
据相关资料显示,1930年,徐闵线在中国首开公开招聘公交女售票员的先河。而今,虽然全线已经实现无人售票,但线路先后推出了敬老搀扶落座、精准停靠站点、照顾赶到乘客等暖心服务举措,为服务一方百姓的出行尽心尽力。
头图为最新的“白金刚”纯电公交车为市民尽心服务。劳动报记者胡玉荣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