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新增3例确诊病例后,上海人却说“我心态特别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0-11-22 10:48

摘要: 一座伟大的城市,在于所有的伟大已是日常。

这两天,上海发布3例新冠肺炎确诊本土病例后,网上一直在流传一个段子:


我心态特别稳,其他人可能觉得浦东是中风险,浦东人民觉得周浦才是中风险,周浦人民觉得明天华城小区才是中风险,明天华城居民觉得小区三期才是中风险,其他不是。


上海人何以能做到“心态特别稳”?


这两天发生的事、上海官方连夜发布的一些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


上海的稳,有着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托底


11月20日晚上22点47分,上海对外发布消息: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几乎与此同时,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居住在确诊病例同一小区的市民发布视频显示,当晚10点,核酸检测人员已经抵达涉事的明天华城,在小区空地上用最快的速度摆出摊位、开始工作。



那真是一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很多上海人可能在当时早已进入梦乡,浑然不知发生在浦东周浦的这件大事。等到第二天上午8点醒来时,明天华城小区6000多人的全员检测任务已经全部结束!


连夜检测后,天亮就开发布会。


11月21日上午9点,上海市防控新冠疫情发布会在浦东疾控中心准时开始。坐在发布台上的卫健委领导、浦东新区官员和张文宏都是一张“隔夜面孔”。主持人告诉台下记者,他们是通宵奋战了整整一夜后,转身来参加发布会的。


事实上,在这一天里,接受核酸检测的人并非仅仅明天华城居民。和两例确诊病人相关的15416人全部接受了检测。这个庞大的检测量的完成时间,是21日晚22时,也就是在确诊病人之后的24个小时里。也就是在当晚11点48分,确诊病例数又更新增加了一例。


社交平台上,上海的核酸检测能力让很多网民惊叹一个字:牛!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自曝“家底”:上海有125个核酸检测机构,最大日检测能力可实现单管单人次62.1万份!


而更牛的是,就在15416人完成检测的档口,上海又启动了第二轮检测,对于需要在24小时后第二次检测的对象,21日深夜又开展了再次采样。


上海的稳,是他们和病毒赛跑拼出来的速度


从20日深夜起的34个小时,不止是核酸检测人员在争分夺秒。


上海市疾控中心和浦东新区疾控的流调队,打着汽车夜光灯奔波在调查的路上。


市疾控的追踪办,打出了数不清的电话,找到了一个个密切接触者。


全市各个区的疾控工作人员也在忙着打电话,他们在找这些密接人员的密切接触者。


疾控实验室的灯火整夜没有熄灭过片刻,涉事环境采样、环境中食品也要采样。


……


这是一场全民与病毒的较量,防疫部队必须要跑在病毒前面。正如“疾控女侠”吴凡所说,“快、准、全”是上海的法宝,其核心关键是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速度和质量,这也是最大限度缩小影响范围、减少检测人群规模、稳定社会情绪、保障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


这个速度有多快呢?截至11月21日晚上22时,仅用了24个小时,已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91名密切接触者、213名密接的密接。


还有上海的社区、医疗机构,也奔跑出了加速度。


就在确诊病例后10个小时,病例女儿就读的学校已经落实好了隔离、检测、消杀等相关措施,全部改为线上教学。据女儿班主任说,其是早上5点多开始给学生家长逐个发信息,通知他们来集中检测的。


被紧急封闭的明天华城,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了快递物流接受机制,保障小区居民能补充到足够的蔬菜肉类。



两家分别发现确诊病例的医院,在此番“大考”中“拼上了命”。


发现男性确诊病例的周浦医院,20日深夜紧急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处置后,21日一早准时打开门诊大门。由于看到确诊消息后临时冒出了大量自愿做核酸检测的市民,他们的医护人员在检测点手脚不停坚持工作了11个小时不能歇口气。从21日晚到今天,志愿报名支援一线的医护人员不停地在医院群里冒泡。在风雨交加的露天环境中,这又将是战斗的一天。



发现女性确诊病例的浦东医院,尽管紧急关闭了门急诊,但是院内仍有大量住院病人需要治疗护理。一边是医护人员自己也需要测核酸、隔离,另一边还要维持正常的住院医疗需求,有的医护人员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还有来自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赶来支援。


上海的稳,是第一时间公开信息、始终保持高度警醒警觉、突出重点精准防控等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闻发布会,马上开;官方信息,随时发;调查进展,立时更新。


上海的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从今年1月疫情以来始终保持紧张而有序的运转。


上海的稳,是所有人同舟共济、共同守护


一座伟大的城市,在于所有的伟大已是日常。


上海,加油!


(头图为热心市民专供劳动观察,其余图片来自网民)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