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5年开始招收残障人士入职以来,大金空调的残障基地已累计招收130名职工,至今,除去已离职和退休的职工外,仍有53名残障职工在职,遍布一般岗位、技能岗位、办公室和后勤等17种岗位。这其中,有40多名职工已经在大金工作超过10年。近日,记者走进大金空调的基层岗位,了解这一群体在大金空调“同工同酬同要求同成长”这一理念之下的职工故事。
一次恳谈
帮助他在食堂找到新方向
在闵行区总工会日前开展的“新虹杯”餐饮(会务)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来自大金空调的唐爱军无疑是一名特殊的参赛选手——先天性聋哑的他,需要通过手语老师的协助才能“听”到现场的比赛要求。然而,他制作的面点所呈现的娴熟技术,丝毫不逊于其他选手,给评委们留了下深刻的印象。
2005年11月,唐爱军进入大金空调,此前他曾在工厂、农村里都务工过,从区残联知道大金空调招聘残障职工的项目后,他很有兴趣。和一般职工不同,残障职工技能有所欠缺,找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大厂”工作的机会。和不少残障职工一样,唐爱军在大金的第一站是流水线岗位,他先后做过捆包、机器维修、组装等诸多岗位。
2015年,曾经学过点心制作的他得到了转食堂厨工的机会,就在奔赴新岗位之前,唐爱军萌生了退意。“那时候他听朋友介绍,想去卖保险。”大金空调的手语老师任佩娜回忆,听到这一消息后,食堂的负责课长很快找到唐爱军,与任佩娜一道,和他推心置腹地沟通起来,“保险的工作并不像了解的那么好做,特别是对于他这样的情况,日常沟通存在困难,其实这条路很难走。在企业的话,也能发挥他的特长,好好干肯定有未来。”
这次恳谈,坚定了唐爱军的决心——来到食堂后,他从最基础的切配、搬运等做起,遇到不懂的地方,他用纸笔和同事进行交流。终于,机会出现在眼前,公司为丰富职工的食堂菜品,也考虑职工中有不少甘肃员工,推出了兰州拉面。唐爱军作为两名残障学徒之一,和师傅学习拉面。那段时间里,他每天早上做厨工,下午抽空学拉面,练到胳膊都肿起来……终于,公司的拉面正式推出那天,唐爱军“摊”前排队的职工拐了好几个弯,大家纷纷赞扬他的手艺,这一道菜品至今保留在大金空调食堂的菜单上。目前,除兰州拉面外,他也开始负责制作食堂的早餐。
这几年,唐爱军也在不断参赛,拓展自己的技能。公司内的技能比武、残联的技能比武,直到代表莘庄工业区参加区级比赛,和健全的从业者同台竞技,让胆子大的他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专业选手手艺上的差距也激发了他的动力,近期,他又报名了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足自己的短板,学习西式点心的制作……
残健共融
参与编撰“大金手语”
在大金空调内,有一套书名为《大金手语》的教材,是不少大金职工的“必修课”。大金空调里的残障职工以聋哑人居多,这本《大金手语》就是健全职工与残障职工沟通的“桥梁”,里面包含了不少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术语。作为该书的编撰者之一,听力严重障碍的刘荫深深感到,自己亲眼见证了“残健共融”的过程,也感受到了个人的价值。
5岁时失去了一半听力的刘荫,自进入大金以来,在流水线和办公室都有工作过,期间,她还有另一重“身份”:每天制造部早会时,她都在现场翻译;日常流水线上,她也经常为沟通双方进行翻译。因此,《大金手语》编撰时,她也顺势成为编撰者之一。“把大家日常沟通时,特别是工作中的常用语编撰成册,有利于健全职工和残障职工的无障碍沟通。”经过全员汇总、筛选等,第一册半年后面世,第二册虽耗时良久但同样顺利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刘荫的本职工作技能也很突出,在公司举办的电脑技能比赛中,她和健全职工同场竞技,连续两年获得个人技能(综合Word,Excel,Powerpoint)第一名。“其实一开始只有五十几分,都是后面慢慢练出来的。”说起自己的这份荣誉,刘荫还颇有一些不好意思。
今年,刘荫又被票选为工会委员会的委员,分管健康卫生工作,这让她有了更多接触职工的机会。前些日子,一名困难的残障职工找到刘荫,向刘荫反馈了自己家人突然中风。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会经过讨论,及时送去了补贴和慰问。一名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健全职工很难了解到残障职工的家庭情况,“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有了刘荫这座“桥梁”,情况明显改善许多,“她也是残障职工,职工们都很信任她,这让工会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关心职工。”
熟能生巧
残障职工挑战“钎焊”技能
钎焊,是焊接工艺中最为纤细的一种,这项工艺考验的是手、眼、脑的结合,即使对健全的职工来说,挑战钎焊依然是一份艰巨的任务。在大金空调,负责配管组立的沈骏,是这里的一名钎焊工人,技能水平达到B级的他,在厂里也不算常见,更令人惊讶的是,沈骏是一名残障职工,能达到这一等级,背后付出的辛勤劳动是常人的数倍。
从小,沈骏一直深受困扰:自己不爱学习,也总是跟不上学习进度。直到进入特殊学校后才发现原因:他被测试为最轻度的智力障碍。因此,刚毕业,他进了一家剃须刀工厂,从事简单的捆包工作,直到2013年9月进入大金空调,“因为听说这里环境更好”,他希望,和环境一样好的,还有未来的发展前景。
“刚进大金的时候我也是做的捆包,但没过多久就有了挑战技能岗位的机会。”2014年,大金空调为残障职工提供挑战“战略技能”的机会,为残障职工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胜任更高技能的岗位,沈骏也是其中一员。“钎焊的时候要掌握好温度,眼、脑子和手特别难协调,就是记不住。”最初学习的时候,沈骏的不良率无法达到胜任岗位的要求,但公司的信任给了他坚持的动力——正常人培训2个礼拜的内容,他花3个月学习,一次次失败,让钎焊的各项技术成为他的“肌肉记忆”,改变也随之而来。与健全员工相比,沈骏失去了一些特质,但时间弥补了他,用同事的话说,“他们记住(工艺)很慢,但一旦记住以后,忘记得也慢。”目前,沈骏焊接等级是B级,即使在健全职工中,能达到B级的也是少数,在残障职工中更是仅有2人。
对于沈骏来说,他仍在努力进步:继拿到B级的技能等级后,他又向A级发起了冲击——钎焊A级需要将两种不同的材质焊接在一起,仅仅通过观察火焰是无法掌握时机的,还需要通过辨别助焊剂气味的变化,所以需要更丰富的经验。在这项被誉为“钎焊心脏搭桥”的技术面前,沈骏的挑战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