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这个词为何这样火?不卑不亢实现自身价值,深藏多样的职场心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0-10-25 18:41

摘要: 玩梗背后,又深藏着现代职场人的哪些心态与认知上的变化?

一夜之间,“打工人”的队伍忽然壮大了起来。人们不分蓝领和白领,无论社会精英或普通职员,都开始自称起了“打工人”——这个词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这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玩梗背后,又深藏着现代职场人的哪些心态与认知上的变化?



勇敢的打工人:生活难免焦虑,但是仍要玩梗


有关“打工人”一词的来源,随着这场巨大的网络狂欢持续发酵,似乎已经失考,但无法否认的是,在不断衍生出来的段子和表情包之后,现在的年轻职场人正在集体进行一场复杂的情绪表达。


打工人是焦虑的:难以消受的996“福报”、因为熬夜日益稀疏的头顶、升职加薪遥遥无望……更重要的是,有网友说,如今的年轻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本质有了更加清醒而悲伤的认知——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白领阶层,与流水线工人并不存在任何实质差别。


但是《打工宣言》里说得好,“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所以我选择打工。”既然生活仍然要继续,不如玩梗自嘲互相鼓励。于是,如果“打工人”这个名词还有一个定语的话,那么一定是“勇敢的”。



乐观的打工人:再见了,“社畜”和“农民工”


细心人不难发现,从当年的“蓝领”和“白领”,到后来的“上班族”和“农民工”,再到从日语中引进而来的“社畜”,“打工人”代表的含义更宽广并包容。与其说“打工人”称呼的泛滥是在传递一种集体焦虑,不如说这是为了抵御焦虑而产生的自嘲,更像是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积极姿态。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人把这个词解释得太消极了,这不符合事实。”目前,《咬文嚼字》杂志正在进行2020“十大流行语”的征集,“打工人”也毫无意外地进入了编辑们的视野,在主编黄安靖看来,这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词语。


“这个词的流行,反映了社会群体的自我认同。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家都是打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奋斗,去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打工人’触动了人们的内心情感,这也是它能快速流行的原因。”黄安靖说,“相比起‘社畜’这种充满怨念和戾气的说法,‘打工人’显得更平和理性。”



自豪的打工人:不卑不亢实现自身价值


"打工人不卑不亢,每个人都通过打工而生存于社会,通过打工而实现社会价值。我就是打工人,我以这个身份而自豪。”接受采访中,黄安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新身份“的强烈认同,“如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打工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取自己的幸福。”


黄安靖告诉记者,社会越成熟,职业化程度就越高。“‘打工人’的流行,反映人们的职业精神在提高,社会的职业化程度在提升。”


曾经有句流行语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打工的”,如今却变成了“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有着认清事实真相后,依然保持坦然面对的豁达——尽管压力并不会因为称谓而减少,但年轻人们依然对生活和职场怀抱美好,互相问候相互鼓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