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学习热潮涌动,女性学员成老年大学课堂主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5-02-28 18:46

摘要: 随着老年教育的普及,这股学习热潮正悄然改变着女性退休职工的日常节奏,亦勾勒出她们对未来生活的全新期待。

随着中小学校迎来新学期,各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春季班也陆续开学。记者发现,在课堂里,女性学员占绝大多数,她们或提笔绘画,或练习舞蹈,或学一门新语言,兴趣学习已成为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年教育的普及,这股学习热潮正悄然改变着退休职工的日常节奏,也勾勒出她们对未来生活的全新期待。


课堂成社交与成长空间


“退休后每天都很充实,简直比上班还忙。”63岁的李阿姨笑着说道,她在静安区一街道老年学校同时报名了声乐和书法两个课程。每周两天,她都会提着乐谱,带着毛笔,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在这里,不少女性学员像她一样,步履轻快地穿梭于各个教室,投入到自己喜爱的课程中。据悉,该校女性学员占比七成,其中55至65岁的年轻退休群体是主力军。


在市退休职工大学,七十多岁的傅阿姨是这里的“明星学员”。从1998年退休算起,她已经学习了50多门课程,涵盖国画、书法、推拿、古玩鉴赏等多个领域,“能学的我都想学,退休不是让人闲着的,而是换一种方式充实自己。”


为什么女性学员更热衷于学习?有心理学专家指出,女性退休后往往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社交圈的维系。她们学习新技能或发展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日常生活,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理调适。”专家表示,兴趣学习能帮助许多女性学员找到自我价值。


女性学员成“退大”主力


“从整体来看,女性学员的确成为‘退大’的主力,无论是传统类课程,还是近年来新开的智能类课程,女性的报名比例都更高。”市退休职工大学教务负责人许老师表示,在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课程中,比如声乐、舞蹈、钢琴、非遗手作等,女性学员数量往往占据压倒性优势,“有些班级几乎是‘女士专场’。”


市退休职工大学2025年春季班即将开班,今年学校新开设了不少智能类课程,例如iPad绘画、手机剪映、AI图像与视频等。虽然技术类课程似乎更能吸引男性学员,但从实际的报名数据来看,女性依然占多数。比如一个三四十人的iPad绘画班,女性学员占比高达90%,而在手机摄影课程中,女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女性对这些课程有兴趣,可能因为她们更喜欢记录生活,也愿意尝试新事物。”许老师分析道。相比之下,男性在涉及计算机操作、视频剪辑、智能设备使用等技术类课程上的参与度更高。例如,在剪映电脑班,男性学员占比接近七成,而在手机与电脑综合应用班,男女比例则较为均衡。


许老师总结道,女性学员的学习动机往往更综合,既有兴趣驱动,也有社交需求,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实用性和技术探索。“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对于学习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也是我们不断丰富课程设置的动力。”


拓展老年课堂边界


尽管女性学员仍然是老年大学的主力,但各大老年教育机构也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更广泛的老年群体需求。


近年来,一些偏科技类、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逐步受到青睐。据媒体报道,宝山区第三老年大学开设的航模班,就特别受男学员欢迎;闵行区的景谷老年大学建立了市民航空航天体验基地,开设的无人机班也以男性学员为主。在黄浦区星光摄影老年大学,学员几乎清一色是男士,而一些游记写作、传记写作、AI应用等课程中,男性的报名比例也高于女性。


当然,无论是女性学员的艺术追求,还是男性学员的实用探索,这一课堂里的“学习故事”正生动诠释着退休生活的新可能。有不少学员正在将老年大学里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融会贯通、拓展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指导帮助组建的歌舞队、诗朗诵队提升水平,将所学的中医养生技能实践于社区为老服务活动中……他们用满腔热情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进阶到老有所为、余热生辉,贡献着各自的“银发力量”。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