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空姐挨冻上热搜,企业应以人为本加强应急管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1-10-22 17:37

摘要: 特别是在灾害天气多发时节,应急管理能力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近日,“因海航空姐蹲路边冻得瑟瑟发抖,一白金卡旅客向集团党委书记反映后,多位高管凌晨穿夏装体验北京寒风”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彼时,海航集团党委书记给这位热心旅客回复了“马上”,并批示“各航司立即要解决问题,做好保障各种工作”。很快,海航系其他航司乘务员已陆续更换冬装御寒,但集团党委在后续工作检查中发现海航控股仍迟迟未进行相应调整,只是简单下发一纸通告,没有通知乘务员换装也没有相关支持保障,导致乘务员依然衣着单薄身处寒风。


从事件本身可以看出,其一,北京最近降温厉害,航司在应急管理、特别是制服管理方面,准备不足,猝不及防,即使在上级已经下发通知后,防寒服仍在制作中,导致乘务员依然衣着单薄身处寒风。


其二,基地有很多乘务员在户外被冻得哆哆嗦嗦,但海航控股的各级领导身处南方或有空调的办公室,并没有这种体会。


其三,即便领导层提出了要求,一些单位、部门仍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仅仅下发一纸公文层层交办,没有拿出解决办法。


于是便有了后面“海航领导集体身着夏装在寒风中‘罚站’”的一幕。


不过转念一想,一线员工的艰苦——至少是天气转凉这种自然节侯的变化,难道需要沉浸式体验方能了解?哪里没有天气预报,四处可见寒潮提示,在信息社会难道还能不了解温度多少?


海航的这件“家事”之所以引发围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观察航空公司治理能力的一个窗口。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但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改善。


首先,企业和用人单位应该注重提升应急管理灵敏度,提前预判相关风险。特别是在灾害天气多发时节,应急管理能力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依据《劳动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虽然按照规定,航司员工上班期间必须统一着装,但在制度化统一化管理的同时,航空公司也应在气温骤降时,提供能御寒保暖的制服用于劳动防护,这既是上述法律的要求,也是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


例如据笔者了解,有航空公司在客舱服务相关规定中会针对不同地区的换装时间进行指引,并规范换装标准;在提前给予提醒的同时,也会赋予当班乘务长相关权利,可根据航线、目的地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当天所负责乘务组的统一着装。


其次,给空姐配发冬装、或在基地备有换季衣物、搭建一个临时的帐篷,便可解决空姐们的实际问题,并不复杂的事情却难以落实,关键在于一些管理层干部缺乏责任感与同理心,没有把关爱劳动者落到实处和细处,才导致管理失察,员工挨冻。只有真正把职工放在心上,各种管理才更有针对性,更富人情味。


最后,关爱重视一线员工本不必等到白金卡用户“高层提醒”。倾听一线员工意见,重在平常。海航已对相关管理干部进行严厉处罚,但这不是单一事件,其他企业、单位要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有效作为,切实解决一线劳动者的困难。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上至下一以贯之,别等出了事才痛心疾首地纠偏。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