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写完作业,还可以参加有趣的活动课!上海小学生课后服务受欢迎

在学校写完作业,还可以参加有趣的活动课!上海小学生课后服务受欢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1-03-03 19:07

从这个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进一步升级。

“我在学校就能写好作业了!不用妈妈晚上盯着我写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四年级七班的戚欣然同学在图书馆看着她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作业早就已经完成了。今年,“全面开展公办小学学生课后服务”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也被列为民心工程。课后服务到底怎么样?劳动报记者3月3日进行了实地采访。


课后服务吸引了全校97%的学生


据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校党支部书记马维莺介绍,为切实解决家长三点半放学的接送困难,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学校引导孩子尽可能地在校内完成作业。本学期有97%的学生参与,从开学第一周的情况来看学生静心作业,效率较高。

“学校分三个时段开展课后活动。15:30—16:30主要为中高年级作业看护,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15:30—17:15为创智导学课程,鼓励学生体验探究;16:30—18:00为晚看护,开展个别学生的集中看护,解决晚下班家长的后顾之忧,切实填补课后的空窗期。”马书记说。


“以前我到家后,先休息下,再吃点东西,要五点多才开始写作业。现在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完成,到家后就可以看一些我喜欢的书,晚上的时间变得空闲了。”“妈妈不用盯着辅导我作业,心情也好多了。”戚欣然笑着说。


学生轻松了,家长也减负了。不过,在卢实小,课后作业看护可并不是简单地在学校写完作业而已。学校把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诊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研究,以形成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校本作业系统,达成减负增效的效能。


“在作业看护的背后,各教研组着手对作业目标的梳理厘清、作业内容及方式的探讨研究、作业诊断及跟进的系列研讨,并规划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学生作业数据进行精准辅导、精准教学。”校长虞怡玲告诉记者,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基于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展开自我挑战,完成作业的过程更显独特性、针对性。此外,对于参加创智导学课程的学生,教师还会提供“弹性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及数量,在加强认知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统筹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养。


十八门线上线下花样课程供同学们选择


在美术教室内,三年级八班的陈翰文同学正在认真的画画。“今天的主题是‘走进我的脑洞’,我在画富士山。我很喜欢课后的美术课,可以自由发挥创意。”


据马书记介绍,学校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出发,开设多元化的创智导学课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未来世界的创新能力,凸显“融合创新”的课程理念。目前学校开设了16个线下课程、4个线上课程,如DI、芭蕾、足球、篮球、未来问题解决、音乐创意、好玩的数学、3D打印等。本学期有近500人次的学生申报参加创智导学课程,他们积极投入课程学习,充分发挥个性所长。


据了解,为了保障创智导学课程的实施品质,学校聘请专业人士为主教,启动“助教导师团”,引导师生共成长。比如在“线上观课”环节,导师团老师们每周提前观课,将课程要点进行摘录,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做课程的提前预告。定时收集学生作业,反馈给主教教师。每周,定时定点的“在线互动答疑”环节,助教老师也会组织学生参与线上答疑互动,提出问题与主教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同时可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摘录,便于后续跟进。孩子们在主教、助教联盟的“神助功”下,保障了课程的有效学习。


学生家长感叹“谢谢学校,老师们辛苦了”


4点半左右,家长马爸爸前来接儿子放学。“开学以来,孩子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效率特别高。因为孩子还小,不够自律,在家写作业难免磨磨蹭蹭,碰到难题,老人也没办法辅导。”马爸爸说:“在学校里写作业,可以及时地和老师互动,解答难题。到家之后,亲子时间多了许多。”马爸爸笑着说:“谢谢学校为我们 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但这样以来老师们下班就晚了,老师们辛苦了。”


事实上,为切实缓解小学生放学后家庭看护难的问题,多年来,上海市持续推出多项改革措施,着力解决看护“最后一公里”问题。2014年,上海市出台小学生放学后看护政策,要求看护服务覆盖所有公办小学,对象为家庭看护有困难的学生,一般至下午5点。2019年,又出台了免费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将看护时间延长至下午6点。从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进一步升级。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3:30后不再强调家长“确有需求”,只要“愿意留校”,都可以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另外,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主要是分时段安排课后服务内容,第一个时段是放学(一般是下午3:30)后到下午4:30,主要内容设定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开展阅读、游戏、艺术科普、拓展训练、劳动技能等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第二个时段是下午4:30之后,对仍不能接回家的学生,提供原则上不晚于下午6时的晚托服务,进一步缓解家庭按时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


据悉,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覆盖本市所有公办小学,鼓励民办小学积极参照执行。

摄 影:郭娜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