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收到“航班取消”短信?业内人士提醒:机票代购要当心,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出发前收到“航班取消”短信?业内人士提醒:机票代购要当心,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3-10-26 17:09

“退改签”相关诈骗起码风靡了十余年,最近又有“卷土重来”迹象。


今年以来,伴随着人们商务、探亲、旅游频率增加,“机票退改签”相关的诈骗又重现江湖,各类投诉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是谁泄露了旅客的个人信息?业内人士指出,机票预定流程涉及多个环节,都有泄漏可能,最好选择大平台,对机票代购等要提高警惕。


在出行前,突然收到“航班取消”等短信,提示旅客在支付软件中领取补偿,而当信以为真的旅客按“客服”要求下载指定APP、开启屏幕共享,以及远程听取“客服”要求的一番操作后,却发现卡中的存款悉数清空。据媒体报道,国庆前夕甚至有旅客因为“退改签”相关诈骗,损失了两百余万。反诈中心也持续发出预警,提示消费者注意此类骗术。


这类诈骗手法今年才出现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退改签”相关诈骗起码风靡了十余年,只是随着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群体增加,也导致更多旅客遭受骗局。这一类诈骗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变动的紧张心理,再辅以退款补偿等诱惑,加之十分繁杂的操作流程,旅客很容易上当。


因此,业内人士提示,旅客在接到相关电话,首先需要冷静,尤其被告知会补偿款项时可以判断基本为骗局,务必不能按照对方要求进行屏幕共享协助操作,以及随意输入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而查询航班信息要通过官方渠道,如航司和OTA官网查询。


那谁泄露了旅客的个人信息?民航专家介绍表示,机票预订流程繁琐、涉及方众多,包括旅客可以接触到的OTA、航司、代理人,还包括中航信、运营商等中间方及终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有数据泄露的风险。但大型购票平台一般都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出于自身品牌、声誉的看重,不太会靠卖旅客个人信息获得“蝇头小利”,但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上寻求机票代购认识购票,遇到诈骗的风险会更高,因此要慎重选择。


层出不穷的诈骗让旅客出行的欣喜变为金钱损失的懊恼,大众也关心针对机票的骗局何时能够休止。其实,在2016年,民航局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票务服务提示告知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在官网显著位置公布预防短信诈骗的提示信息,在旅客通过公司官网、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手机APP等渠道购买机票成功后,应及时以短信等形式推送预防诈骗的提示信息。


业内某OTA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对于订单信息访问、信息对外传输等工作,都严格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数据安全法要求进行,同时,也会每年对第三方供应商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供应商的整体安全水准。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