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生活| 7月16日起上海将迎高温“九连击”,极端最高39℃!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

夏令生活| 7月16日起上海将迎高温“九连击”,极端最高39℃!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2024-07-15 18:47

今天起副热带高压增强,16日起本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8-39℃。

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来了!7月15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预报,今天起副热带高压增强,16日起本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8-39℃。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到24日前后,这意味着本市高温天至少要“九连击”。上海今夏究竟会热成啥样?劳动报记者专访上海市气候中心专家。


7月平均气温排名历史第八


上海今夏的第一波热浪,出自7月2日至9日。在连续8天的持续高温中,有5天最高气温超过37℃,7月7日更是出现极端最高温度39.6℃。


上海市气候中心汛期主班张志琦告诉记者,和历史同期相比,7月以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排名历史第八,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4天,排名历史16位,而极端最高气温的数值则排名历史第四。总体来看,上海近期的气温在历史同期还是比较靠前的,尤其是在极端强度上。


而经历了一波“火热”之后,申城迎来了一波强降雨。从7月10日开始,大气环流形势调整,本市进入一段多雨期。10-12日出现连续大雨到暴雨过程,中北部地区普降暴雨。不少市民因此产生了错觉,以为“倒黄梅”要来了。但气象专家表示,这其实只是夏季的降雨而已,并不符合“倒黄梅”的标准。


入伏后最热时段开启


按农历计算,今天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今年的伏天从7月15日至8月23日共40天。从2015年至今,我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处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而从历史观测数据来看,江淮江南常年在这个时段的高温占比确实最高,因此这一说法还是较为准确。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指出,1961年以来,从我国历年“三伏”期间平均气温来看,热度在波动上升。其中,2022年“三伏”是有完整观测以来最热的“三伏”,2023年的“三伏”为第二热,仅比2022年平均值低了0.05℃。据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分析,随着副高位置北抬,未来受副高控制的闷热地区将进一步发展,且强度有所增强。今年“三伏”期间,至少“初伏”应该是热度超常年。


今年哪里将成为“三伏”的高温中心?分析认为,未来江南将成为高温的大本营之一,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增幅最大区域,即闷热程度最厉害。


高温“九连击”开启


果不其然,上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明天起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张志琦表示,17-18日,本市最高气温在36℃左右,19-21日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8-39℃。预计本轮高温天气将持续到24日前后。从预报来看,本市7月底至8月上旬可能还有一次高温过程。


由于持续高温,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增加,午后易出现局地雷阵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18日还会有较明显的雷雨过程。


也有市民关心,上海今夏会不会再次出现40℃左右的极端高温天气,从而触发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资料显示,上海从1873年以来,截至2022年7月13日,总共出现了16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其中1934年2天、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2016年2天、2017年3天、2022年2天。2022年的“史上最热”40.9℃出现在7月13日,当天还未入伏。但史上第二热为40.8℃,出现在2013年8月7日;排名第三位的是40.6℃,被2013年包揽,分别在2013年7月26日、2013年8月6日、2013年8月9日,从时间上看,基本都在三伏期间。


专家提醒市民,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高温时段请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做好防护,以防中暑和热射病。持续高温天气,用电、用水等需求上升,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头图为盛夏中的市民。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罗菁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