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调查|宝燕乐园旗舰店被曝“水太脏”,人挤人形同“下饺子”!儿童戏水场所水质安全陷入监管“真空”

夏令调查|宝燕乐园旗舰店被曝“水太脏”,人挤人形同“下饺子”!儿童戏水场所水质安全陷入监管“真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4-07-31 19:35

目前,水上乐园越开越多,已经成为新兴消费场所,那市民关心的水质卫生安全到底归谁管?

炎炎夏日,没有孩子能抵挡玩水的诱惑,水上乐园成为不少家庭消暑“宝地”。


“女儿在宝燕乐园玩了水,第二天就发烧了!” 市民承先生向劳动报夏令热线互动平台倾诉了他的遭遇。此前的7月9日,他向12345市民热线投诉宝燕乐园水质不干净,要求主管部门介入调查。至今,还没有结果。


为此,劳动报记者先后联系了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闵行区卫生监督所、闵行区体育局、闵行区文旅执法大队,得到的回复都是水质卫生安全不在其管辖范围。今夏以来,儿童戏水场所越开越多,已经成为新兴消费热点,那家长们关心的水质卫生安全到底归谁管?


孩子玩水归来细菌感染,市民遭遇引共鸣


“7月7日那天,我们带女儿到位于都市路的宝燕乐园旗舰店玩,它里面有个很大的玩水区,正赶上周末,来玩的孩子和家长特别多。”程先生说,现场当时看到水很浑浊,但看那么多人都在玩,也就让2岁的女儿在水里玩了许久。“没想到第二天女儿就发烧了,9日那天烧到了40.3摄氏度,带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看医生,验血结果显示为细菌感染。”程先生说,医生说可能是游泳时水质不干净导致的细菌感染。


网友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APP吐槽宝燕乐园旗舰店水质不干净。网络截图


随后,程先生的太太将遭遇发到了社交媒体上,没想到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记者看到这条笔记里有700多条评论留言,不少家长表达了类似的遭遇。网友“汉堡妈”说:“我们宝燕回来第二天说喉咙疼,第三天起水泡,真的水好脏,希望宝燕重视一下啊!”网友“不吃红枣”说:“去过一次,玩是好玩的,娃回家就支原体发烧,我是尿路感染。”还有网友提醒打12345投诉,留言说:“投诉,测试水里的细菌啊,就没有人管吗?看了评论真是气愤,那么多孩子都生病了。”


此外,在某点评平台的该商家评论区,也有很多网友给出“差评”,吐槽的点主要是水质问题。“环境卫生实在是太差了,水都是浑浊的!水上乐园不应该水质是最重要的吗?我和孩子第二天脚上都发了疹子。”“水里面垃圾都有,大夏天恒温三十多度还不通风,一股消毒水味道,小孩玩回来第二天就发高烧。”


记者直击现场:水质肉眼可见浑浊


周末,劳动报记者来到了宝燕乐园旗舰店,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购票后进入乐园,一楼二楼为游乐场,三楼四楼为玩水区。虽然乐园提醒进入到玩水区域要穿泳衣、戴泳帽,但现场并无工作人员管理,很多家长没有换衣服,甚至穿着凉鞋进入玩水区。进入游泳场所,一般要经过喷淋区域和浸脚式消毒池,但在宝燕乐园旗舰店并不需要经过喷淋,消毒池水深没能没过鞋底,几乎没起到消毒作用。


宝燕乐园旗舰店玩水区。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记者看到,玩水分为几个区域,水深不同,最深有80cm。每个区域都挤满了家长和孩子,宛若“下饺子”。水深80cm的池子面积看起来最大,不少家长和小朋友在里面游泳、戏水。记者看到,水乐园的水质明显浑浊,水上还能看到漂浮着毛发等。在80cm水池处,乐园张贴了一张“游泳池游玩须知”,要求“身高1.2米以下儿童、不会游泳的少年儿童及老年禁止入内;游泳者进入泳池应至更衣室淋浴间进行淋浴、浸脚,穿戴好泳衣泳帽。”但现场多数家长和孩子并未遵守要求,也未见有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和劝阻。


宝燕乐园旗舰店玩水区。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这个水看起来是不太干净,心里有点发慌。来之前不知道是这个情况,这里人又多又闷,准备带孩子走了,不玩了。”一位家长说。


宝燕乐园旗舰店的水质卫生安全是如何保障的?记者询问了工作人员和店长。她们表示,宝燕乐园非常重视水质安全,24小时水循环,每天晚上闭园后都会进行清洗和消毒,此外每个月请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报告都是合格的。对于承先生反映的女儿玩水后发烧的情况,工作人员说,每个孩子的抵抗力不同,而且不一定是因为玩水引起的。


四个部门回复:非监管范围


“我向12345市民热线投诉,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回复过我一次,说商家提供了7月3日送检、7月6日出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水质合格。”承先生无法接受这个说法,“我是7月7日去的,7月3日的水质合格有什么用?再说,商家自己找的机构检测的,如何确保公正性?”承先生说,他的诉求就是希望政府机关重视这个问题,有人能管这种水上乐园的水质安全,以后我们家长好放心带着孩子玩。


宝燕乐园旗舰店的水质卫生安全归哪个部门管?记者辗转联系了多家政府部门,得到的答案有点令人意外。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表示,7月11日收到投诉人投诉后,立即前往宝燕乐园开展调查。宝燕乐园提供了7月3日水质检验报告,该报告为宝燕乐园根据园方卫生管理制度自行送检,由第三方出具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合格。在调查中,宝燕乐园表示,7月7日当天入园接待约3000人,主要以家长带领儿童游玩形式为主。除市民程先生投诉外,区局暂时没有接到其他消费者关于水质卫生安全投诉。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已经与投诉市民多次沟通,后续拟依法依规组织双方进一步开展消费调解,积极化解矛盾。


不过,对于宝燕乐园水质安全监管,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表示,根据市场监管局机构管理职责,该局主要围绕市场主体注册、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开展工作。水上乐园的水质问题还涉及场所定性且关乎专业技术,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向相关部门做进一步了解。


闵行区卫监所表示,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根据第十条规定,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条例》对适用的公共场所进行了列举,游泳场(馆)属于条例适用范围,但并不包括水上乐园。宝燕乐园作为水上乐园的主要功能为娱乐、戏水,不属于游泳场馆,因此不具有游泳场(馆)营业必须具备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游泳)》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监部门也就无法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执法。


卫监所表示,宝燕乐园的水质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质监管。如果有需要,卫生部门愿意配合提供卫生指导建议,参与其中。


闵行区体育局表示,国家对游泳场所经营施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经营许可证审批机制,证件齐全的泳池才被允许对外经营。游泳池设备、面积、卫生、管理、安全等有明确要求。对经过审批的游泳池,在水质、安全方面要求十分严格,闵行体育局一直进行巡查,尤其是夏季开放人流量较大的时期,确保水质和安全。宝燕乐园目前没有到闵行体育局申办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证,不确定是否申办过卫生许可证。因为该场所为游乐场,目前无法定性其是否属于游泳池审批范围。当有市民投诉或者举报,闵行体育局会上门查看,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评估,对此情况是否需要办证进行答复。


闵行区文旅局执法大队表示,宝燕乐园持有《娱乐经营许可证》,许可经营范围是游艺机。文旅局是娱乐行业的主管部门,但宝燕乐园的儿童乐园,戏水池等不属于需要娱乐经营许可的项目,其水质问题,不属于文旅部门管辖范围。同时,文旅局执法大队既不具有水质检测能力,也不掌握相关卫生标准。所以此前接到相关举报时,在经过情况核实后对市民的水质投诉进行了退单,建议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工作人员表示,酒店、健身房等文体场所内开设的符合标准的游泳池,会由体育局核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由卫监部门核发《公共卫生许可证》,体育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牵头,文旅执法大队、卫监所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和执法,其中水质安全的检测由卫监部门负责。


儿童戏水场所水质安全为商家自管,行业监管空白


夏天玩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但由于游泳馆游泳锻炼的人多,或是被各种游泳培训机构作为教学场所使用等原因,不少家长更愿意选择娱乐性更强也更方便的儿童戏水场所。目前,大大小小的戏水场所也成为不少商场吸引客流的卖点,纷纷在夏季推出不同类型的水乐园、水世界。比如,大宁久光中心开了“造趣场冲浪水世界乐园”,长风大悦城推出了“长风嬉水季”,季高兔窝窝亲子乐园(浦东店)推出水乐园活动,都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去玩水。


那么,开在商场里、游乐场里的戏水场所的水质卫生安全到底该如何监管?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孩子们在长风大悦城玩水。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在长风大悦城中庭,不少孩子在水上乐园里戏水。“我们乐园用的是12小时不间断专业沙滤循环,每天营业结束后会清洁换水,一天一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日人少一点,周末孩子会比较多,会控制下人数,每天进行三次水质监测,确保氯含量在0.3-1.0以及PH值在7.0-7.8区间。“家长和孩子进出水池游乐区域要经过消毒池净足,主材气膜也是抗菌防霉材质的。”


记者随后联系了长风大悦城项目部求证,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水质监测报告,以及每天水质监测和水质消毒的记录表,同时提供了营业结束后水池消毒清洁的相关视频和照片。


“水上乐园的水质标准按照游泳馆水质标准执行,水质通过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符合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的标准。”长风大悦城表示,夏日嬉水季至今已经是第五年,作为商场方,十分重视顾客嬉水游玩感受,也非常欢迎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活动进行监管、监督。


对于市场监管、卫监、体育局、文旅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是否进行过监管,工作人员表示,行业没有针对水上乐园的主管部门,活动是按照大型活动去派出所报备的。


记者也咨询了大宁久光中心的“造趣场冲浪水世界乐园”,工作人员表示,隔一天会换一次水,来保障水质安全。如果有担心,建议工作日人少的时候带小朋友来戏水。


劳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儿童戏水场所这种新兴消费场景,由于不符合游泳池硬性标准,没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经营许可证》和《公共卫生许可证》,因此不在各区夏季游泳场所联席会议监管范围,目前都是商家自管水质卫生安全。


“作为市民来说,也希望水上乐园的水质卫生安全能够像游泳池一样有部门监管,这样我们作为消费者和家长来说,才能更放心。”承先生说。


记者手记:让孩子们玩得更放心,执法部门能不能跨前一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家长来说,带孩子戏水是夏日“刚需”,对沪上很多商场和游乐场来说,“清凉消费”也在持续升温,成为夏季消费新亮点。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这个夏天,“室内水上乐园”搜索量同比增长27%,丰富多样的戏水场所不仅满足了市民们消夏需求,也激发了夏日消费活力。从满足市民需求、拉动消费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对各类型的戏水场所的发展持积极鼓励的态度。


但当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点开各类水上乐园推荐的攻略后,家长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水干净吗”。在干净的水里玩,本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因为没有行业监管,全靠商家“凭良心”自管,这是眼下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要让孩子们安心的玩水,让“清凉经济”更持久,还是要在管理制度和行业监管上有所突破。目前,对游泳池的管理已经有了明确法律法规要求,但是儿童戏水场所则缺乏明确的监管法规。因此,可否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一套针对戏水场所的行业标准和安全规范。这些规范可以涵盖水质处理、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确保戏水场所的安全运营。


同时,引进戏水场所的商场要切实承担起监督职责,管理到位,也可以发挥商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比如对多次出现水质卫生安全问题的戏水场所采用“黑名单”制度等。


我们更想呼吁的是,监管部门跨前一步执法,主动承担起守护公众健康安全的责任。作为监管部门,一句“按照法律规定非监管范围”似乎有理有据,但显得有些冷漠。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鼓起勇气,不怕麻烦,打破条块分割,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等方式,对水上乐园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确保其安全运营。


当然,除了商家和监管部门双重合力监管之下,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水质问题或其他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水上娱乐环境。


当监管空白补上了,家长们自然安心了,孩子们也能快乐无忧地玩水了。


头图为孩子和家长在宝燕乐园旗舰店玩水。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