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制订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第二次公告。根据公告,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有两个方案:一是实行单一费率;二是实行阶梯费率,两者的起乘价拟定为4元。年内开通的机场联络线首通段(虹桥2号航站楼站至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最高票价为26元。
9月2日,市发展改革委将举行制订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听证会,听取社会各方面对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市域线票价机制有两个方案
上海市域线(含市域铁路和轨道快线)规划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机场联络线是上海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新建市域铁路,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首通段(虹桥2号航站楼站至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预计2028年底前,机场联络线全线、南汇支线、崇明线、嘉闵线、示范区线将陆续建成通车。其中,崇明线是轨道快线,设计最高时速120公里;其余线路是市域铁路,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
公告披露,综合考虑市域线运营成本、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并参考国铁动车费率,市域线拟订基准费率。
(1)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拟订两个方案:
方案一:实行单一费率,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5元。
方案二:实行阶梯费率,分三段累计收费。乘客乘坐距离0-20公里(含2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8元;20-40公里(含4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4元;40公里以上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0元。
(2)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的市域线,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37元。
具体计价办法为:
(1)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
方案一:每人次票价=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方案二:每人次票价=第一段票价+第二段票价+第三段票价,各段票价=各段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2)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的市域线,每人次票价=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当每人次票价低于或等于起乘价,按起乘价计价;高于起乘价,则按公式计算票价。市域线按元计价,尾数在0.5元及以下舍弃,0.5元以上进位1元。
两个方案的起乘价拟定为4元。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方案一起乘价最多可乘坐10公里,方案二起乘价最多可乘坐9.3公里;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线路最多可乘坐12.2公里。
2个方案票务支付哪个更高?
根据2个方案的基准费率及计价办法测算,年内开通的机场联络线首通段(虹桥2号航站楼站至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起乘价为4元,最高票价均为26元。
那么,这两个方案产生的结果究竟有何不同?公告也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
乘距9.3公里以内,两个方案票价一致;9.3-40公里,方案一部分站间票价较低;40公里以上,方案二部分站间票价较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20公里以内有6个站间票价增加1元,占全部站间票价的8.3 %;20-40公里有16个站间票价增加1元,占全部站间票价的22.2%;40公里以上有8个站间票价减少1元,占全部站间票价的11.1%;其余站间票价两个方案相同。
方案二乘客总体票务支出略高于方案一。基于机场联络线等四条线路可研报告的客流数据初步测算,运营初期方案二乘客总体票务支出较方案一高3.3%。
可享受多种优惠措施
据悉,市域线与地面公交之间换乘享受公交换乘优惠。同时,申通地铁集团给予乘客电子计次票、满额优惠等优惠。
市域线电子计次票由企业授权发行,乘客可通过授权的线上官方渠道实名认证购买,不得转让他人使用。电子计次票以20次为一个基本套餐,自激活之日起30日内有效,单次优惠幅度为正常票价的7折(优惠后单次票价不低于3元),试行期1年。
乘客可通过选择起讫点或优惠前单次票价两种方式选择电子计次票套餐。申通地铁集团将在官网、购买渠道APP上公布电子计次票实施细则。
满额优惠的措施为:持同一张公共交通卡或者使用同一平台渠道“随申码”的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时,可享受满额优惠。在一个自然月中,乘坐轨道交通(含市域线、市区线)累计满70元,给予后续票价9折优惠。满额优惠持续至该自然月结束为止,下一自然月重新计算当月累计消费金额。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频繁出行乘客出行成本,申通地铁集团拟于机场联络线运营后,结合客流等实际运营数据,研究适时推出市域线多样化票种。
头图为年内将开通的机场联络线。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