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含糖或酸性饮料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时间!“全国爱牙日”,上海启动口腔科普集市

喝含糖或酸性饮料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时间!“全国爱牙日”,上海启动口腔科普集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2025-09-20 17:46

监测数据显示,十年来,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上海16个区联合开展“‘沪牙汇’口腔科普集市”,以互动体验方式普及爱牙知识。专家指出,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有关,也和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将口腔疾病防治纳入健康上海建设总体部署,系统构建覆盖全市、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上海持续强化以市口腔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市—区—社区”三级口腔病防治网络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近年来,上海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依托“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专项口腔健康惠民项目,实施儿童青少年龋病分级管理、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及“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此外,上海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市民提供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覆盖人数逐年递增,2024年已超过90万。监测数据显示,十年来,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老年人牙周健康率提升10个百分点;儿童、家长及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均明显改善,多项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口腔医院提醒,建立科学的膳食模式,既有利于牙齿生长发育,预防龋病、牙周病及牙酸蚀症等口腔常见病,也有利于预防肥胖以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专家指出,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非游离糖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游离糖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
虽然糖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之一,但仍需控制摄糖总量,并且过量摄入游离糖可增加患龋及肥胖风险。


通常意义上的“减糖”,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含糖饮料、糖果和加工零食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建议每日摄入游离糖不超过50克,最好低于25克,2岁以前儿童避免摄入游离糖。


在限制游离糖摄入量的前提下,还应减少摄入频率,不仅有利于口腔健康,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成人超重与肥胖。


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口腔中的细菌能分解游离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口腔pH值降到5.5以下,对牙齿造成直接腐蚀、破坏,进而引发牙酸蚀症和龋病。


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时间,防止牙酸蚀症和龋病发生。进食后应尽快漱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30位知名口腔专家面对面为市民提供专业咨询。市卫健委供图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牙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除了科学膳食、限糖减酸外,清除牙菌斑也是促进口腔健康的基础。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提倡学会有效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清洁牙齿缝隙,至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使用漱口水等可促进口腔清洁。


头图为上海口腔健康吉祥物“沪牙宝”发布。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