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奇|朱少伟: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

经典传奇|朱少伟: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

来源:劳动报

频道:文华

作者:朱少伟 2025-03-02 11:54

我国传统文化能为当代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不竭源泉,华夏深厚的文化“家底”正等待后人开采发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我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并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影片。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沪完成摄制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大师的往事。


“失败之举对我们却有很大的意义”


我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自幼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酷爱美术。万籁鸣于1919年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并兼任《良友画报》编辑;此后,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也到此工作。


万氏兄弟结合工作,刻苦钻研电影技术。在租住的上海天通庵路三丰里一个亭子间内,他们常利用业余时间以简陋设备试验动画片制作,初步掌握了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动作设计、拍摄等技术。


1925年下半年,他们运用原始技法和逐格拍摄原理,创作上海商务印书馆产品动画广告短片,片名为《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万古蟾在《我的自述》中谈到:“拿到放映间一看,结果真令人哭笑不得,不论是该动的人还是该静的背景,都处在剧烈的颤动中。”“这一次失败之举对我们却有很大的意义,它是画面在我们手中活动起来的首次尝试,也启发了我们去思索过去从未想到的难题。”


后来,经反复探索和持续努力,他们拍摄的动画片《大闹画室》曾“运往美国各埠开映”,并成功编导、绘制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还导演或绘制过宣传反帝爱国的《国胞速醒》《精诚团结》《狗侦探》《血钱》《民族痛史》及寓言题材的《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等动画短片。


193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推出动画片《白雪公主》,上映后风靡全球。一位制片商拜访万氏兄弟,邀请他们绘制一部类似《白雪公主》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万氏兄弟立即着手设计人物形象和各种背景,又训练人员、准备器材。不料,在一切就绪时因物价暴涨,那制片商觉得将购置的胶片、洗印药品卖出,比拍片获利更多,遂停止制作,致使该片“胎死腹中”。


1940年,万籁鸣、万古蟾领衔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筹划拍摄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它由王乾白编剧,万籁鸣、万古蟾执导,情节出自《西游记》中“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一段,制作规模浩大,有百余人参与,开创了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电影,也是当时亚洲地区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底,该片在“大上海”“新光”“沪光”3家影院上映时,盛况空前;它在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上映时,也受到欢迎。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早年就是受该片影响才开始专注于动画艺术,他评价该片“体现了反抗精神”。


“新社会,才使孙悟空这个‘死胎’复苏”


1950年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诞生,仅数年便推出10余部动画片;1957年4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专门摄制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后又首创水墨动画片、折纸片),特伟作为我国唯一的美术影片专业制片厂首任厂长,他决心带领全体职工为新中国的美术电影事业大干一场。


从建厂到196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摄制40部动画片,在国内外获得许多奖项。其中,由李克弱、万籁鸣编剧和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上集于1961年12月摄制完成,下集于1964年9月摄制完成),根据《西游记》改编,展现孙悟空龙宫借宝,天庭为官,不满被贬,大闹天宫,回花果山称王,这整个过程;该片中的山、水、云、龙宫和宫殿,都是在中国绘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吸收西洋水彩、水粉画的技法,逼真而有诗意,使观众始终都沉浸在千变万化的神话气氛中。


当《大闹天宫》同观众见面时,万籁鸣激动地说:“只有在新社会,才使孙悟空这个‘死胎’复苏降生。”这部动画巨片成为我国美术电影在艺术上、技术上达到高水平的代表作,上映后不仅国内好评如潮,还陆续在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在国内外屡次获奖。


“要把我的想法丰富,尽量去发挥”


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决定摄制《大闹天宫》。这部动画巨片投资百余万元,片长为117分钟(比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还长34分钟),需绘15.4万余个画面,制作工程之大几无前者。


1959年12月,《大闹天宫》摄制组正式启动,万籁鸣担任导演,唐澄担任副导演,20余岁的严定宪成为原画创作组组长(1984年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大闹天宫》的人物设计请来创作过漫画《西游漫记》的张光宇,他设计了近20个主要角色的形象,包括哪吒、玉帝、二郎神、太白金星等,都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但在主角孙悟空形象的设计方面,万籁鸣与他产生分歧。张光宇共提供了3个孙悟空形象:第一个身穿橘黄色衣服,过于漫画化;第二个为方帽子、尖下巴,倾向舞台装饰效果;第三个像山寨大王,头顶翎毛细密,线条太多,不易转成动画。万籁鸣细看3种造型后,提出修改意见:孙悟空应“形象生动,线条简练,颜色鲜明”。他将此任务交给严定宪,要求在张光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初出茅庐的严定宪作为首席动画设计,大胆作修改,经反复同各方面沟通和悉心打磨,一个家喻户晓的“美猴王”终于诞生: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这既保留张光宇画作中尖角轮廓和装饰性的特点,又简洁概括、颜色鲜明便于识记。万籁鸣对这个孙悟空形象很认可,由衷称赞道:“神采奕奕,勇猛矫健!”严定宪却不贪功,在自己整理的册簿中那根金箍棒下清晰注明:“根据张光宇先生造型风格,按照导演意见和要求,修改定稿孙悟空造型(原件)。”


那时,万籁鸣对原画创作组成员说:“我是摄制组的大导演,你们原画都是小导演。我出题目,你们做文章,要把我的想法丰富,尽量去发挥。”严定宪曾回忆:“万老当时都是把我们分组、分段、分戏,去设想剧情,然后我们再向导演汇报。发挥主创人员的集体智慧,这一点万老是做得非常好的,没有这一点,像《大闹天宫》这么大的一部片子是很难搞下来的。”


《大闹天宫》试片这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试片室挤满人。灯光一暗,耳边马上响起乐团管弦齐鸣的伴奏音乐和“锵锵”的锣鼓声,只见远处的“美猴王”腾空而来,瞬间就到了眼前,大家都惊叹不已。万籁鸣坐在试片室前排座位上,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1978年至199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摄制动画片120余部。在这些影片中,1979年出品的《哪吒闹海》,由王往编剧,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导演,参与人员都是精兵强将,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片,掀开上海美术电影再创辉煌时期动画片的新篇章,在国内外屡次获奖。


该片根据《封神演义》部分章节改编,展现陈塘关总兵李靖添了一个非凡的儿子哪吒,他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获赠乾坤圈和浑天绫两件宝物。哪吒7岁那年,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前来强抢童男童女,他见义勇为,除掉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还把欲赴天庭告状的龙王打个半死。于是,四海龙王兴风作浪,水淹陈塘,他为拯救百姓悲愤自刎,以身抵命。经太乙真人借莲花和鲜藕作身躯,哪吒还魂再世,他手持火尖枪,足踏风火轮,怒捣龙宫,征服龙王,为民除害。


严定宪悉心琢磨,为哪吒设计了一套融合武术和舞蹈的动作体系。该片采用莲蓬、荷叶、肢体、衣服相互叠印的镜头和特技摄影,使画面显示光怪陆离的奇幻色彩,将观众带入神话世界。影片发行后,深受中外观众欢迎,在我国香港上映两周,观众达12万人次;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厅展映,观众给予长时间鼓掌和欢呼。


可以说,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期动画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折射了海派艺术的生机盎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无论是昔日《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之驰誉海外,还是时下《哪吒之魔童闹海》之蜚声世界,都表明:我国传统文化能为当代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不竭源泉,华夏深厚的文化“家底”正等待后人开采发掘。



责任编辑:卓滢

图片提供:朱少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

工厂记忆|刘翔:那晚一个梦——军...

茗边琐语|童孟侯:多少年以前

草木有情|惜珍:善解人意的文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