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烈士纪念日!上海解放纪念馆全新亮相,武警缅怀革命先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19-09-30 14:21

摘要: 目前,《战上海—上海解放革命历史主题展》为展陈改造后的主展览。

壮士慷慨谁能忘,英雄浩气贯长虹。今天是我国第六个烈士纪念日,提升改造后的上海解放纪念馆全新亮相。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组织官兵来到宝山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参观上海解放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感悟革命精神,在铭记历史中坚定报国信念,在增强忧患意识中强化使命担当。


据介绍,宝山是上海解放的主战场,打响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枪。在外围的战事中,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宝山。解放军将士打开了通往吴淞口的大门,为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2004年至2006年间,宝山区对宝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进行全面改扩建,重建了宝山烈士纪念馆和“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墙”,新建了上海解放纪念馆。2006年5月26日,上海解放纪念馆正式开放,展馆面积约1500平方米。十三年来,观众人次累计达200多万,被评定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2019年7月,宝山区实施上海解放纪念馆功能提升改造,包括纪念馆内部改陈布展、纪念馆立面改造、整体环境同步优化等。外立面设计理念立足“解放”,寓意破旧立新,勇往直前。改造后建筑形体分为上下两个明显的几何体。上部设计为一个穿插悬挑的钢结构,外挂最现代化的材质,用先进的工艺营造崭新的视觉形象,象征解放事业为上海带来的新局面新篇章。下部装饰材料为为白麻剁斧石,通过粗糙的剁斧石来体现解放事业的厚重历史和解放力量。


目前,《战上海—上海解放革命历史主题展》为展陈改造后的主展览。展览运用丰富的史料、照片和文物,完整讲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运筹帷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不畏牺牲英勇作战,中共中央上海局、上海市委全力以赴里应外合,上海人民齐心协力解放上海,以及解放后各界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重建上海的恢弘历史全过程。



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运筹帷幄”、“军政全胜”、“城市新生”三部分,通过300余幅图片资料,142套共计302件革命文物和历史档案、影像资料,深入挖掘上海解放前后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真实再现70年前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光荣岁月,其中许多文物和照片为首次对外展出。展览还设置了多处多媒体互动展项,增强公众的参与度,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见证人民军队解放上海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览以新颖的表现手法,创新理念、突破传统、打造亮点,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立起来。


上海解放纪念馆馆长唐磊表示,此次花了两个月重新布展,邀请了党史、展陈专家多次论证,新增文物近75件:包括华东支前委员会印制的《民工服务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委关于准备进入上海的工作指示》等。沉浸式多媒体场景,则生动再现了竹签壕沟、碉堡、飞机、大炮等。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首次播放了上海解放战役中唯一一段彩色影像纪录片。它是由前苏联战地摄影师所拍摄。镜头中拍摄的,是解放军攻打邮电大楼时的情景,随着青天白日旗的缓缓飘下,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在此战役中,邮政大楼内没有丢失一件邮件,没有损失一件设备,没有遗失一份档案,可谓是一个战争的奇迹。”



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书写着烈士对祖国的忠诚,激励着后人对英雄的传承。“看着这些泛黄的纸张和斑驳的历史物件,仿佛身处那战火硝烟的战场,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士官陈林建激动不已。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