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项改革获评首批“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

来源:上海长宁 发布时间:2024-02-21 10:52

摘要: 日前,从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传来好消息,首批15个“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和15个“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正式对外公布。其中,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的“一照(证)多址、一址两证、一址两用”改革喜获“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彰显了长宁区在不同法治工作领域想在先、走在前、敢创新、落地实的积极成效。


据介绍,在此次首批评选中,全市共有153个极具领域特色、口碑好的品牌项目受到关注。这些项目覆盖了从立法、执法、司法到守法普法、法律服务等领域,展现了不同领域和行业法治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网点证照办理费时费力、证照办理速度跟不上网点布局速度、网点登记流程和材料能不能简化”......企业的诉求多样、多变,怎么办?长宁区听得到、敢破局,早在2016年,就以“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率先在全市试点实施“一照多址”登记制度。


然而,在一次次深入基层和企业的调研中,“快速”“简单”“高效”......从这些高频词中不难看出,企业想要的是效率、求的是满意。


改革的脚步愈发紧密、愈发有效。


2020年,立足企业需求,长宁区创新实践,核发了全国首例“一址两证”食品生产许可;2023年长宁区深耕证照领域,核发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了食品研发、食品生产“一址两用”。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目前,长宁区已在“证”“照”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而创新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且每一次改革都紧贴企业需求,走得稳、行得准。


1-1.jpg


一步步求新的背后,是由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屡屡开展的基层调研。尤其是在“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政策深度“试水”后,长宁区还主动“走出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渐渐地,传播效力逐步加大,主动来电咨询政策的企业越来越多。


“我们想知道实施条件和申请流程”“我们要落户长宁享受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在日常调研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对此,区市场监管局秉持包容开放的理念,倾听企业需求,继续深耕“证”“照”领域。


区市场监管局对食品审批行政制度改革的又一次探索,便是核发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


2023年2月,原本只能进行食品研发的实验工厂——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随着食品研发、食品生产“一址两用”政策的实施,工厂可以直接从事食品生产,新产品面世时间可缩短20%以上。


食品生产许可的核发新模式打破了审批部门对于食品生产场地只能专用的固有要求,探索出一套全新的“食品生产+食品研发”的融合发展管理标准,既有助于企业控制新品研发成本和投资风险,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食品生产制度性创新指引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1-2.jpg


“目前,长宁区共有‘一照多址’试点企业30户,区内区外备案的分公司和非经营性网点共219户;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证多址’企业5户;东航食品‘一址两证’做法已陆续在青岛、成都、武汉等11个城市得以复制推广.....”


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服务企业,简化办理流程,区市场监管局总是边探索、边实践、边规范,把一些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坚持的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生产许可核发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照(证)多址、一址两证、一址两用”改革中,“一址两用”对接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这充分发挥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强化对总部型企业便利化服务措施,助力总部型企业更为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痛点;与此同时,“一址两用”的实施也为外资总部型企业在上海持续发展提供强心剂,为上海吸引外资提供动能。


“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简化了办理流程和材料,为推进注册许可登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松绑清障,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节省了企业网点扩张的时间成本,让企业能抓住宝贵的商业机会。长宁区在“证”“照”领域深耕的脚步未停,且行且坚定。


尾.png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加梯“众口难调”?长宁这位“达人...

小区门口的人行道“消失”了!这个...

长宁上线实用“服务包”!戳进来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