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慧治,生态兴、文明兴
说起绿八居民区,最广为人知的是社区里拥有“新时代文明特色站点”“上海市民园艺中心”“上海市民家门口好去处”等众多头衔的乐颐生境花园。乐颐生境花园是居民区党总支带领全体居民共同打造的都市版“绿野仙踪”,把杂草丛生的“边角料”变身为生机盎然的“忘忧角”,兼顾生境、科普与休憩功能,荣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全球典型案例100+”。
“除了新闻里提到最多的貉,花园里还有刺猬、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很受大小朋友的喜欢。”社区党员陈云霜介绍道,为了维护、管理好如此美丽的花园,2021年,居民区在花园开园前,早早听取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一份生境花园公约,倡导居民区共同维护花园的生态平衡。
今年9月以来,绿八居民区党总支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主题教育中着力学好理论、办好实事,用身边的实践案例把理论讲活。在花园里举行的生境党课,更让许多社区党员们切身感受到,这座散发着野趣、会呼吸的生境花园就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有的党员表示,“围绕设计、建造和维护诞生的30余个金点子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如此生动的案例让抽象的理论更加入脑入心。”
问需于民,增添幸福底色
今年11月17日,协和家园社区老人们走出家门时,欣喜地发现,小区广场南侧的“乐健阳光岛”终于拆掉了围挡,露出真容。居民李智浩难掩激动,“今年冬天,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日光浴啦。”居民们如此高兴,背后则是党总支坚持“四百”大走访,把准民生脉搏,为民办事。
绿八居民区是集早期商品房、公租房和动迁房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其中,协和家园里有一部分是动迁房,老年群体占比较高。三五成群晒太阳、嘎讪胡是许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小区缺乏专门的场地,老人往往在阳光最为充足的 10号楼门口道路上摆放桌椅。“老人们暂时找到了活动的地方,但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一些社区干部表示,此处正好是车辆拐角视野盲区,虽然小区内车辆速度慢,还是存在一丝隐患。
于是,通过走访了解更多情况后,小区启动了“乐健阳光岛”项目。实地勘测选择合适场地,争取到了上海市老龄委和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健康研究中心的项目资助,通过意见征询逐步完善设计方案。如今,随着“乐健阳光岛”的正式启用,社区老人们不仅多了一处心仪的休闲场地,小区的安全治理又增添了一份保障,受到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可。
凝聚民心,绘就治理“同心圆”
一直以来,绿八居民区党总支始终致力于多方共建联动,凝聚更多力量,构筑治理服务平台。居民区聚焦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通过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挖掘社区能人等方法,不断提升社区自治共治能级。
社区旁边有一所敬老院,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居民区党总支和敬老院搞起了共建活动——“党群映余晖,助老踏青行”,双方每年组织社区和敬老院的老年人近郊游。“旅游大巴由我们负责,社区老居委委员戈兆宏原先是从事旅游行业,也几乎包办了郊游全程,加上双方各有领队和医护陪同,让每次郊游都是稳妥又开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介绍,老人去了七宝老街、古漪园、顾村公园等很多地方,让院方非常感动,表示也想为社区做点贡献,刚好敬老院有停车资源,于是院方匀出一部分车位给到居民区,有效缓解了社区停车难的压力。
与此同时,绿八居民区党总支还始终坚持以党建领群建、以群建带社建,在基层治理中学习本领、总结经验,凝聚起29支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各具功能的志愿者团队力量,运用“同心九治”工作法推进基层治理。在家园齐治过程中,“爱宠宠物管理小组”以“七步法”化解萌宠管理难,启动居民自治;在社区法治进程中,“绿屋志愿者团队”常年在社区宣传推广践行垃圾分类,带动群众广治;在居民德治征程中,“绿家园美化组”以“微更新、微提升”打造《绿八十景图》,展现小区精治。此外,“虹馨党员团队”为困难人群传递爱心、“乐知轩暑托班团队”为双职工家庭子女解决托管难题,解决了群众的需盼求和急难愁。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近年来,绿八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在党总支和广大社区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全国老年友好社区、上海市十佳公益基地、上海市第一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示范单位、上海市社区新基建试点示范单位、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长宁区居民区党建金奖等荣誉称号。党组织负责人获评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首批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