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阿姨有着20年的糖尿病史,每次看病,她都喜欢多走两家医院,多看几位医生,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每位医生开的药都不尽相同,看着眼前各种各样的药,她也犯了难。
“这个医院的医生开几种药,那个医院的医生开几种药,我也不知道是都要吃,还是可以选择着吃。”当刘阿姨向自己的的签约医生钱通文表达出了困惑后,马上得到了回复和帮助。
钱通文联系到和自己家庭医生工作室结对的中心主管药师桑夏琼,得知刘阿姨的情况后,桑夏琼对刘阿姨所有药物进行梳理,并给出了用药建议。最终,刘阿姨从几个医院开出的七八种药变成了三四种。
“有些药的疗效其实是一样的,就要合并同类项;有些药的效果是冲突的,那就不能够一起吃。”桑夏琼告诉记者,“家庭药师”特色服务项目是在药学门诊的基础上发展探索产生的。6名药师与中心家医团队和病房结对,各自负责辖区内的社区居民和住院患者的用药服务。“对于有慢病的患者我们进行药物治疗管理,通过对药物的疗效,服用的依从性,经济性进行分析,向临床提供用药建议,并且做好追踪闭环服务。”
而患者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同时,也纳入了中心用药管理体系。日常的用药咨询,药物治疗期间的相关问题,家庭小药箱的整理等等,都可以向家庭药师询问解答,提高自身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马阿姨也是获益的签约居民之一。
马阿姨患有冠心病,一次她却因为老慢支发作来到医院就诊。药师发现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片,可能会加重她的哮喘症状,建议医生更换为硫酸氢氯此格雷片,规避了马阿姨的用药风险,同时缓解了她的哮喘症状。
“我们所有患者的用药,通过药房系统一目了然,家庭药师对它们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对患者提出用药建议。同时通过定期回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药物调整后的疗效。”钱通文告诉记者。
“家庭药师”在服务过程中,与签约居民的沟通交流增多,发现了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用药隐患,及时提醒并规避,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同时增加了对家庭药师的信任感。目前,已经对120名患者进行了用药梳理,其中20名患者进行了用药建议,用药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