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长宁“科普日活动”的明星品牌,天山科普论坛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已连续举办三年,并连续三届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据了解,本届天山科普论坛相较以往更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需求,为此街道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优势,通过团队授旗、项目发布、案例分享、科普表演等丰富的形式,激发思想碰撞,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推动辖区“家门口科普好去处”的打造,激发辖区白领、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探索科技创新的热情,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离不开居民志愿者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活动指出,天山路街道17个居民区都已成立了科普志愿团队,平日里由队长带领志愿者在社区开展科普宣讲、组织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素养,让科技真正走进居民的生活中。
本次活动,天山科技创新屋“天山创客”服务队和茅台居民区的“逐梦科技”服务队、仙霞居民区的“科普星”服务队、紫云居民区的“法制先锋”服务队、二村居民区的“智汇星”服务队、天义居民区的“义翔”服务队等辖区科普志愿团队代表接过授予的队旗,他们表示今后仍将致力于强化阵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创新屋等平台,共建共享科普阵地,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提高社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现场还发布了科普示范街道、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一街一品、一社区一亮点”项目,并为居民区颁发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任务书。据悉,街道和17个居民区不仅邀请画师以漫画的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将特色科普活动变成科普漫画,并将针对不同人群,创新科学知识传播方式与手段,分类举办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打通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一街一品、一社区一亮点”。
为深入探寻科技赋能社区基层治理,来自新泾镇和江苏路街道的社区基层工作者围绕“如何打造家门口的科普基地”,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做法。随后,上海市教委“科普校园行”科学家巡讲团专家、新民晚报科技记者、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则通过开展圆桌论坛,深入探寻“家门口的科普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天山路街道一直以系列特色科普活动为载体,积极实现科普资源下沉社区,让科技志愿服务唱“主角”,让基层成为科普宣传“主场”。今年,纺大居民区就将以生境花园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践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持续发挥“家门口的科普好去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感受前沿科技、学习科技知识的需求。
活动中,还通过“冰与火之歌”科普表演、科技Live秀“怪咖厨房”进一步展现了科普活动的趣味和魅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落实《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天山路街道将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创建工作为契机,着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营造浓厚科普氛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长宁奋力打造“四力四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