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实录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巍: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产业工人成长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08 15:06

摘要: 作为劳动者特别是产业工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精神资源,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论述为我们今天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恢宏视野。

作为劳动者特别是产业工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精神资源,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论述为我们今天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恢宏视野:


在劳动者方面,积极看待劳动主体的能动性创造力,更加注重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尤其增强能力建设的智能内容;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体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劳动人才模式,加快储备适应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的、紧缺的劳动人才;培养新型劳动人才的“宝”要押在青年身上,鼓励创新、鼓励探索、促使青年劳动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在劳动资料方面,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数据及其“算法”已成为最具智能型的生产工具,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新的挑战;对于广大产业工人来说,必须看到劳动力市场、人才交流市场供求关系正朝着高技能高素质稀缺和部分机器人替代化的方向迈进,既有对复杂劳动的高需求,又有对简单劳动的替代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数字技术更新换代,就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新技能来抵御替代风险,特别是通过教育培训活动,增强掌握数字工具数字技术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在劳动对象方面,新型劳动者包括新产业工人所面对的自然资源利用和改造,要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态度,积极投入发展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循环先进生产力;新产业工人要为生产更多更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有利健康的生态产品做新贡献,在对传统劳动对象进行绿色化改造,开发绿色新材料、低碳新能源,支持绿色新业态修复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裂缝”,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新产业工人都可以大有作为。


这些方面的变革都应纳入新时代工会改革创新的内容,包括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其各项部署,积极营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更加注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和改革实效;广大劳动者包括产业工人认可新时代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就是看工会工作是否真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以及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全社会共识,并激励新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摄 影:张锐杰
责任编辑:张锐杰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