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实录丨上海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屠蓉: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体系

研讨会实录丨上海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屠蓉: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体系

来源:劳动观察

2025-01-08 15:01

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体系,推动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产业工人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当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体系,不断夯实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四梁(重点任务)八柱(改革措施)”,为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上海方案”。


面向本市“3+6”产业布局,聚焦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本市以推进普惠多元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的培训评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综合环境持续优化等四方面重点任务为目标,从“以市场需求引领培训方向,以政策牵引整合各方资源,以模式创新优化培养成果,以放权赋能提升评价质量,以精准服务增强培训效能,以使用激励凸显技能价值,以评优表彰营造良好氛围,以监督管理做好保驾护航”八项改革举措入手,进一步深化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下一步,聚焦“新”(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高”(面向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端发力,全方位优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服务体系。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动态精准的项目开发更新发布。以人社部授权建立“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为契机,加强对供需匹配新情况、新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承接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任务。建立新技能动态开发制度,完善多层次、急需紧缺职业目录发布机制。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功能互补又协同高效的培训体系。组建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专班,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培训工作新格局。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加大培训供给,汇集公共实训资源,为各类培训主体赋能。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探索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培训,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模式。


四是落实放管服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向企业技能等级认定放权赋能,稳步推进社会化评价提质扩面,支持职业学校、高等学校面向学生提供评价服务。推进评价技术资源共建共享,发挥技能竞赛在评价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效。将短期内实现企业用工需求的快速匹配与建立高校毕业生中长期就业质量评价相结合,优化劳动力供需对接机制。加快培训服务深度数字化转型,提高培训服务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水平。


六是注重制度激励,在人才使用中体现技能价值。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扩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职业目录覆盖范围,优化高技能人才引进使用机制。


七是做好表彰宣传,为技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推动建立技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长三角技能交流合作。讲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故事,激励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八是加强监督管理,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保驾护航。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监管改革,健全完善评价机构监管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行业自律。


摄 影:张锐杰

责任编辑:张锐杰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