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人|勇敢自荐,畅玩新技术!越老越吃香的指挥界,“00后”小伙金郁矿注入新活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07-24 18:30

摘要: 文化新人激情自信、敢于创新,他们是申城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也是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未来。

【编者按】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在这座城市的文化星空里,诞生了许多灿若星辰的名家名团。同时,在肥沃的土壤之下,也涌现着越来越多的“新芽”和“幼蝶”。这些文化新人激情自信、敢于创新,他们是申城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也是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未来。凭借年轻的艺术灵气与才情,他们正悄悄生出华美之翼,点缀着申城的文化百花园。


7月22日晚,上海交响音乐厅里再次响起了久违的掌声,作为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首批线下观众,相隔而坐的百余位乐迷从申城各个地方赶来,只为追随一支刚刚成立两年的“00后”新古典室内乐团,担纲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年仅22岁的上音指挥系大五学生(指挥系有五年学制)金郁矿。


初出茅庐的音乐新人,何以在短短两年内赢得如此关注,并成为挑起本届MISA大梁的三大年轻指挥之一?演出前,记者听金郁矿讲述了他的音乐故事。


疫情下成立乐团,

古典“后浪”毛遂自荐冲劲十足


金郁矿四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万千琴童一样,起初也是为了成父母之愿。到了初中,加入学校合唱团后,作为声部长的他展现出极强的音乐天赋和组织能力,于是身边的朋友建议其报考指挥系。命运转机就在这不经意间发生了。2015年,金郁矿考入上音附中,追随指挥家赵晓鸥踏上了指挥之路。从那时起,金郁矿对音乐的热爱忽然被激发。


“新古典”成团于疫情爆发后,那时,这些“00后”正处于人生迷茫期,彷徨于学业和职业规划之间,疫情又加重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所措之际,2020年底,“新古典室内乐团”诞生。金郁矿的感受是,“不管怎样,我们得先搞个乐团,当人的情绪躁动不安时,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给予。”


作为清一色“00后”的乐团,“新古典”成团之初演出机会并不多,于是,金郁矿就自己创造机会。“我们指挥系学生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看乐团排练,我记得第一次看余隆老师和乐队排练就是荡气回肠的布兰诗歌。”



金郁矿一边在台下听得热血沸腾,一边火速做了个决定,跑到上交对面的打印店里,用20分钟时间赶制了一份乐团宣传册,里面不仅有成员介绍,还有演出安排。虽然很多内容还在计划阶段,但金郁矿勇敢地把它交到了余隆手里,毛遂自荐的勇气让余隆不禁对眼前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青鸟振翅,

冷门选曲中透着年轻的音乐理想


勇敢自荐,初生后浪锐气难当。在演出选曲上,这支年轻的古典乐团同样是冲劲十足。2021年,乐团首秀演出就选择了两首高难度的曲子,斯特拉文斯基的《敦巴顿橡树园》和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之春》。


今年的夏季音乐节,他们又带来了中国首演的作品——奥托里诺·雷斯皮基的《为长笛和弦乐而作的组曲》,以及鲜少在国内上演的《重组·维瓦尔第<四季>》。对此,金郁矿解释:“新古典”对乐团来说拥有广阔的含义,所以挖掘知名作曲家的冷门作品是他们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想要演奏一些世界上知名的‘乐团试金石’作品,还想演奏一些知名作曲家的冷门作品。在不断精进自己演奏技术的同时,把这些在国内不常上演的作品带给中国观众,填补、丰富一些空白。”



金郁矿的话道出了年轻一代音乐人的艺术格调和音乐理想,也为他迎来了新的机会。2020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倡导下,扶持年轻新人的“青鸟计划”出炉,金郁矿和他的新古典室内乐团找到了属于他们的舞台。


推出自己的全新乐季,亮相上海夏季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年6月,金郁矿更是在一个月内接连斩获两项国际大奖——哈恰图良国际指挥比赛亚军、Only Stage国际指挥比赛亚军。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是两场大赛里最年轻的参赛者,也是唯一的“00后”。宛若青鸟,这位“00后”指挥在上海振翅腾飞。


顺应潮流但反内卷

瓦解“指挥强权”的刻板印象


虽然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不少在大舞台崭露头角的机会,但金郁矿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稚嫩之处。于是,“新古典”的每场演出,从创意策划到选曲、乐务、谱务、演出编制等等,事无巨细,他们全都主导并逐一落实。一直被余隆喋喋不休的那句“拒绝躺平”被这群“古典后浪”默默践行着。


更难得的是,金郁矿没有成为大家眼中“绝对领导”式的指挥,相反,在这支年轻乐团中,每个人的想法都被尊重着,大家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决定演绎什么曲目,可以在排练场上为一个细节热烈讨论。“现在都在讲内卷,为什么?就是因为太多人只为自己考虑,那样就特别容易内卷。我们是一个‘反内卷’的乐团,大家齐心协力做一件事,特别好!”



作为一名年轻指挥,金郁矿瓦解掉了许多人对于“指挥强权”的刻板印象,他执棒的“新古典”演出也如一股清流注入了古典乐坛,流进了观众心间。比如他们的音乐会上,金郁矿常常是穿着球鞋登场,有时邀请观众上台指挥,甚至台下观众还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喝一杯。


台上,他们也从不使用常规纸质乐谱,而是iPad存储的电子乐谱。乐手们脚下有一个连接“蓝牙”的踏板,用脚踩踏便可实现翻谱。金郁矿则是在指挥过程中用手指轻轻滑动iPad屏幕来翻谱。轻松的演出氛围、加上乐团充满活力的演出风格,无形中拉近了古典音乐和年轻观众的距离。


“古典音乐不能故步自封,我们不妨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当下技术优势,去发现新的可能。当然顺应潮流并非摒弃传统,我们深知自己是传统中的一员,但是传统也需要进步,需要变化。”对于古典音乐,这个年轻的“00后”总是有着超乎年龄的深入思考。


未来不设限,

互联网带来广阔视野和机遇


金郁矿坦言,指挥是一个经验主义至上的职业,越老越吃香。他很庆幸,自己生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就能连接起世界,“这赋予了我们比前辈人更广泛的视野和机遇,让我们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元。”这也是“00后”指挥的优势所在。


前辈们将西方优秀的管理和制度引入中国,为中国的古典乐定下了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年轻人应该将更多的活力注入其中,并在广度上继续扩散。疫情的到来隔绝了外来的演出,这恰恰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去梦想中的音乐厅进行更多的演出实践。”



而生在古典音乐市场空前繁荣的中国,对金郁矿来说,同样是黄金时代的机遇。“从青鸟计划到上海夏季音乐节,这座城市给予了我们无限的舞台和机会。”恰如乐团演出海报上的那只青鸟,振翅欲飞,天高地阔。


谈及未来,有哪些演出计划?乐团如何发展?金郁矿没有透露太多,但这或许就是“00后”,永远不给自己设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年轻的音乐人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他们尊重传统,也敢于打破规则;珍视个性,又勇于创造自己的舞台。


恰如金郁矿所说,“新古典室内乐团的名字里有个‘新’字,我们希望能演出‘新’的感觉,那是古典音乐在新时代的风貌,新时代的潮流。我们也希望成为这个行业的新亮点、新血液。”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