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印度朋友用生命的礼物向上海表白,已坚持了7年(内有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19-08-31 15:02

摘要: 七年来, 印度友人每年都组织爱心献血活动,这个纪录也不断被刷新。截止去年,共有748人次参加,捐献热血982单位。

从2013年起,一群把上海当作“第二故乡”的印度人,第一次组织了集体献血。今天上午,第七次活动又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如期举行。


今天的“爱暖申城,来自印度的生命礼物——第七届印度友人无偿献血活动”,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外国机构服务处、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上海市虹口区血液管理办公室以及印度人协会共同发起。印度驻沪总领事瑞峰先生与150余位印度友人共同参与。


印度友人在沪累计献血破1000单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为了回报他们的第二故乡“上海”,印度人协会在2013年的6月15日组织了首次献血活动,114位印度友人参加活动,捐献热血84单位(1单位=200ml),并创造了“最多同一国籍外籍人士献血活动”的纪录。


七年来, 印度友人每年都组织爱心献血活动,这个纪录也不断被刷新。截止2018年,该活动共有748人次参加,捐献热血982单位。


在今年的活动中,已在上海生活30年的Vivek Arora先生捐献了该活动举办以来的第1000单位血液。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幸运,Vivek Arora十分高兴。他表示:他和家人生活在上海是一种“福气”!他要用献血的形式,去报答这座城市和居住在这里的人。他爱中国,爱上海。



印度人协会会长Mukesh Sharma告诉记者:Vivek Arora已经坚持献血25年了,在印度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因为在印度文化中,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这种乐于助人的公益情怀成为了举办印度友人献血活动的重要基石。


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载体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往迄今已逾两千多年历史。古有玄奘西天竺取经,今有印度电影和中国手机,都深受两国人民的喜爱。本次献血活动现场,洋溢着浓郁的两国传统文化气息。来自中国的皮影戏、京剧脸谱、龙凤字与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舞蹈相映成趣,吸引不少献血者驻足观看并亲身体验。



据主办方介绍,印度友人献血活动已经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献血这一公益行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交流。不少印度友人举家前来参加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还能通过父母献血的行为教育孩子要爱别人,是生动的人生教育课。


在沪外籍人士常年参加献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生活着大量的外籍人士。据统计,目前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超过20万,居全国首位。因此,上海市血液中心一直积极组织外籍人士献血。


虽然献血不分国界,但一些国内相对较少的血型在外籍人士中相对比例较高。如Rh阴性血型,在欧美国家的高加索人群中的比例可达15-20%,非洲裔中的比例约为5%,我国汉族人群不到0.4%,印度人口中Rh阴性的比例是5.7%。所以,开展外籍人士献血活动,对于做好Rh阴性血液保障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戳视频,看看印度友人热火朝天的献血场面 ↓ ↓ ↓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自觉核酸,足不出户!爱上海,就用...

上海市取消无偿献血“两金”并扩大...

北站医院团员青年变身热血“蒙面侠...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