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管理无感、安全有感?智慧安保模式展示神奇效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兴 发布时间:2019-11-20 18:40

摘要: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青浦警方实行多项举措,力争做到管理无感、安全有感、服务有感。

今年进博会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7000多位境外采购商,参展人数及成交额均超首届。面对大客流,如何在安全与便捷之间找到更佳平衡点?在青浦区服务保障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青浦分局副局长陈永强给出了答案。


陈永强透露,今年青浦警方全力打造智慧安保模式,全面升级打防管控措施,使第二届进博会安全更有保障、服务更有温度,全面提升了参展人员的体验度、感受度和满意度,做到管理无感、安全有感、服务有感。


围绕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范围,设置核心、警戒、控制和疏导四道安保圈层,针对性梯次增强防护强度,切实筑牢进博会“四道圈层”防护网。同时,设立8个工作责任区,会同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全面落实国家会展中心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实现了展会期间“零发案”“零火灾”“零安全管理事故”的最佳效果。


除了安全更有保障,服务上也更有温度。在交通管控方面,进一步缩小了凭证通行管控范围,由国家会展中心周边9平方公里范围缩小到今年周边7平方公里范围,同时,缩短管控周期,提升展会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把对周边居民的出行影响降至最低。在便捷入场方面,针对首届进博会期间人员入场步行距离长,验证安检等待时间久的问题,今年,进一步丰富了参展人员入场方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外环道路、警戒区内设置车辆“即停即走”临时停靠下客区域;按照“能开尽开”原则,全面开放警戒区内轨交2号线徐泾东站出入口,大力提升参展人员抵离场馆的便捷性。


在大客流疏导方面,通过合理设置停车场、接驳交通线路,放大国家会展中心东侧天桥、新建地下步道以及北侧轨交17号线的使用效应,将人流均衡地引导至国家会展中心北厅、东厅等登录厅,有效缓解了西厅的人流压力。同时,反复修改完善大客流疏散管控预案,细化优化客流均衡进离场措施,特别是在11月6日,累计入场客流达22.69万人次(同比首届上升25.39%),创2015年国展中心开始办展以来的客流纪录。当日离场时段,产生了一定规模的人流聚集,对此,分局迅速启动人流疏散引导预案,梯次使用小、中、大三级蓄人区,采取绕行和波次放行等措施,确保了大客流离场的安全有序。


在智能安检模式方面,重点针对展会场地、轨交等不同应用场景,进一步升级优化智能安检模式,普及“非接触、不停留、有尊严、无辐射”的太赫兹智能安检设备,相较于传统安检手段,安检效率提高5倍以上,给参展人员提供轻松便捷的安检体验。在行人过街提示系统方面,在国家会展中心沿线道路上新建了一批“景观路口”,利用声光效果,通过行人警示立柱与路面发光地砖等组成部分,提高机动车礼让行人守法意识,引导行人养成文明过街的守法习惯,营造路口机动车与行人文明礼让的秩序之美,进一步确保行人过街安全、有序。


在交通信号灯智能管理方面,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重要路口优先安装了智能信号灯,通过采集多元交通信息,自行感知收集数据分析最佳方案,为进口博览会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和主要道路的交通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站式、零距离!进博会参展、观展...

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上海金融法院...

“最美基层民警”朱洪葵:走访路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