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引发刑案、自助结算超市成盗窃目标,浦东检察发布涉老白皮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0-10-24 16:10

摘要: 涉老年人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占比逾六成,自助结算超市成为了犯罪的最新目标。

因精神障碍引发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自助结算”超市成为盗窃作案的重点目标,重阳节前夕,浦东新区检察院发布“涉老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白皮书”,揭示了涉老年人刑事案件的最新动向。这也是该院连续第三年发布涉老白皮书。


浦东新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去年8月以来,老年人因精神障碍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占比虽然极小,但时有发生。


今年4月,居住在该区某镇养老院83岁的唐某某,因生活琐事与同室居住的80岁徐某某发生口角,后用拐杖、餐板等物击打徐某某头、面部等处,致其当场死亡。


经鉴定,唐某某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尚无刑事责任能力。


承办检察官经走访调研发现,一些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加上缺少子女的陪伴与关怀,导致其情绪变化较大,逐渐形成心理健康问题,若不及时诊治,容易因精神障碍而引发刑事案件,这一现象值得引起关注。


(老年犯罪主体主要特征)


在老年人犯罪涉及罪名最多的盗窃案件中,“自助结算”超市成为了盗窃作案的重点目标。


去年8月以来,在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涉及“自助结算”超市被窃的案件中,由老年人实施的犯罪案件达25件,较上年同比明显上升。、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是“自助结算”超市结算便捷但缺乏实时监控,使得部分老年犯罪嫌疑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实施犯罪;


二是部分老年犯罪嫌疑人初次实施盗窃得逞后,胆大妄为,屡次作案,直至被抓获归案;


三是涉案赃物大多以食品为主,案发后往往已经灭失。若被害单位未能提供有效凭证单据,难以对被窃赃物进行价格鉴定,从而影响定罪量刑。


如64岁的钟某某于2019年12月,先后6次至居住地附近的盒马鲜生超市,窃取乳制品、排骨等商品。案发后,因涉案赃物已被食用而未能追缴到案。


据悉,2017年3月,浦东新区检察院成立涉老型刑事案件专业化办案组,探索试行了一系列贴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特殊诉讼程序和机制。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青浦检察干警驰援疾控流调,在这个...

工钱翻倍难找司机!这位感恩上海的...

一季度,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国际货邮...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