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上海民建浦江论坛”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举行。在论坛上,民建上海市委发布了年度一号课题报告,就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十条建议。
据了解,民建上海市委今年将“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确定为年度一号课题。394名会员报名参与课题组,通过2个月时间群策群力,形成课题报告。
民建市委提出,临港新片区应重点打造成为创新活力最强的全球资源配置枢纽、产业能级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自由程度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和引领作用强化的长三角一体化核心承载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目前临港新片区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服务业关键领域对外投资开放仍待实质性突破;国际贸易业务和监管模式的创新仍待摸索与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效能仍待全面激发;金融开放创新高地建设受到前期金融改革不深入的制约。
为此,民建上海市委提出包括深入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智慧海关监管体系、打造金融开放先行区等10条建议。
课题组认为,新片区要深入推进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防火墙功能,争取服务业核心领域开放实质性落地,建立数字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清理并创新“边境内”措施。
此外,新片区需稳步完善智慧海关监管体系,积极发展数字、离岸、服务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模式;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参与制定跨境数字贸易的产业标准;加快建设全球奢侈品集散基地,试点使用人民币结算;放宽国际航行船舶的保税燃油加注、保税航运工具融资租赁、价值评估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贸易限制,实现群智物联网对流动要素的精细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