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此轮本地疫情源头仍在调查中!市疾控负责人向记者还原“瓷器店抓老鼠”细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兴 发布时间:2021-01-25 18:40

摘要: 张文宏指出,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既要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

近期,上海先后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老百姓们迫切想知道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的详细活动轨迹。作为防控筛查的“福尔摩斯”,用张文宏的话来说,流调工作人员又一次“瓷器店里抓老鼠”。1月25日,劳动报记者采访上海市疾控中心流调负责人,还原“抓老鼠”细节。


目前源头调查结果尚需等待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现场组副组长潘浩表示,在此次疫情处置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及早”,即及早发现病例,开展调查,进行处置。



去年11月,上海市防控办印发《上海市高风险岗位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方案》,对工作中解除病例、境外人员、进口冷冻冷藏物品等可能存在新冠病毒暴露风险的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及时有序、全覆盖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全上海各医疗机构对内部所有工作人员按照可能暴露的风险等级,分类实施全员覆盖核酸检测,隔离病房等高风险岗位至少一周检测一次,其他岗位至少每月检测一次。


对高风险人员的全覆盖以及早筛查,是我们发现新冠确诊病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系统筛查的方式,我们及时发现前两个病例。筛查的结果充分说明这套系统能够发挥作用。”


“目前流调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方案进行。我知道大家很希望知道一个结果。现在,我们所有的调查线索都摆在桌上,但还需要后续调查进一步补充。”潘浩强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等到我们抽丝剥茧式的调查完成以后,才有可能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方案。”


流调是一个抓细节的工作


“流调工作是一个非常抓细节的工作。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给你线索。” 潘浩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流调工作的不易。


1月21日,上海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黄浦区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被列为中风险地区。该区域属于老城厢,房屋结构属于二级以下旧里,环境人员情况复杂,流调人员又将面临哪些困难?


潘浩指出,在整个流调过程中,流调员面临的难题还真不少。



语言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潘浩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新冠疑似病人来自某省。“大家都知道某省的方言非常多,流调人员跟他说普通话,他根本就听不明白。后来我们找了一个来自该省的同事,结果他的方言和患者的还不一样。”无奈之下,疾控中心在3000多人的流调队伍中,寻找能听懂方言的人,花了不小力气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难题。


另外一个难题在于如何唤起疑似病例两周前的回忆。“大家都知道记忆会有偏移,你问我两周前发生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我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


在流调人员中有个小段子,“谁要是遇上了年轻人,那真是很幸运的。”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在于年轻人有新技术手段可以辅助找回记忆。“比如一些手机app,什么时间、在哪儿,干了什么,都有一个记录。但是老年人没有这些使用习惯,想让他们回忆起来就很困难。”


困难不小,流调员们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我们拿台历做辅助工具,从周末开始,引导老人回忆。又或者问他们接孩子放学是哪一天,帮他们整理一个时间轴。”


当然,还有一些考虑到个人隐私不愿透露具体行程的病例。“首先我们会坦诚相告,保护病例的隐私。除了和他进行流调沟通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他的亲人了解行踪,判断他的活动轨迹究竟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是否去过高中风险地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张文宏凌晨发声:这个冬季和春节我...

上海浦东香樟苑和香梅花园一期已完...

锁定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上海科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