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外卖行业的人身安全与劳动权益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外卖小哥对“速度与激情”的比拼,带来了各种交通事故隐患,俨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症。
速度虽然重要,但是安全更重要。让外卖骑手慢下来,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亟须三方联手“踩刹车”!
下单用户调整心态,鼓励他们慢下来。
你对迟到的外卖小哥发过火吗?倘若送达时间稍有差池,就按下“差评”吗?
还记得疫情期间,满城奔波的快递小哥吗?是他们的坚守让你得以安心宅家,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还记得台风天送餐送物的骑手吗?是他们的风雨兼程,让我们生活无忧。
我们应该学会适当的宽容:用五星好评给准点送达的小哥一个首肯;在恶劣天气时多等上5分钟、10分钟。
这些可能微不足道,但至少在心理上能为他们减轻压力。每一位奔波在路上的外卖小哥都值得被体谅和尊重。
政府监管强化技术手段,督促他们慢下来。
执法部门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严打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
目前上海已试点启动了针对快递和外卖领域的RFID电子号牌。针对存在2起以上交通违法未处理骑手停止派单,直至消除违法。
已经在一些区开展的实践证明,技术手段可以督促他们慢下来。
上海人大正在研究审议《非机动车管理条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推动交通管理部门有法可依,强化监管教育。这是让“失控”的送餐车慢下来的法律保障。
企业平台自我完善,确保他们慢下来。
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只是一种外力。而要真正实现“减速刹车”,归根结底还需外卖平台改变现有的考核制度设计。因为,正是冰冷的大数据算法、缺乏人文关怀的薪酬考核机制,从根本上造成了如今这种送餐车抢单、抢时间的“一路狂奔”现象。
在此我们呼吁,外卖平台不仅要关注企业发展速度,更应承担社会责任。该快的快,该慢的则务必慢下来。
平台企业应尽快改变完善现有的薪酬计算模式,应给予外卖小哥更多的职业保障和收入托底,使他们不必再为接单和生计的压力“一路狂奔”,这是企业平台无法推卸的责任,绝对不能以发展为借口来予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