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的上海劳模学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劳模学院,将建设成为劳动模范深造平台、劳模文化育人平台和劳模文化研究平台。
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二工大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助力实现产教融合,建立校企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国著名劳模、二工大杰出校友包起帆受聘出任上海劳模学院院长。
“虽然我已经是劳模了,但感觉仍然不够,还要继续进步。现在工作中最痛苦的不是加班加点,而是知识结构跟不上新任务的技能要求。”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上海劳模学院成立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劳模、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特级技师、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说他十分高兴地看到劳模学院的成立,希望劳模学院这个平台能够帮助产业工人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劳模、宝武集团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说:“这里将成为我们的加油站。希望这个平台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据了解,学院将对新一届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进行轮训,强化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培训,进一步提升上海新时代劳模段位;利用二工大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产学研机构的国际合作资源和国际化办学优势,组织劳模与世界对话,搭建平台,让劳模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前沿科学技术,拓展国际化视野。
此外,针对劳模学院还将通过为劳模定制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并针对目前部分劳模学历偏低的现状,通过政策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办不同层次的劳模学历提升班,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互通互认。
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松介绍,上海劳模学院还将通过构建劳模文化育人体系,将劳模文化运用于育人实践,构建和完善“双教材、双课程、双基地、双师资、双结对”劳模文化育人机制。对高校而言,劳模学院将组织劳模和大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打造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创造、职业信用等品牌讲座、思政金课和特色教材,深化协同育人。同时,充分利用好上海劳模风采展示馆、上海工匠展示馆、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李斌展示馆等劳模育人实践基地,深化劳模育人实践教育。
另一方面,学院开展劳模群体对象、劳模文化理论、劳模文化育人等研究。其研究方向多元,包括劳模塑造的历史演进与时代特征研究,劳模成长、奋斗、奉献的典型个案研究,劳模群体的发展变迁与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历程研究,以及劳模口述史料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