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五成受访者从事新兴职业!上海发布青年群体调研报告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1-03-31 18:52

摘要: 上海发布《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报告》。

“新兴职业”、“斜杠青年”、“朋克养生”、“能赚敢花”……当代上海青年呈现出怎样的形象?面对十四五规划,上海“后浪”们又有哪些期待?


在3月31日举办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青年发展”新时代上海青年发展战略论坛上,《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样本源自20500余份调查问卷,围绕青年“新样态”“新理念”“新期待”三大主题,描绘出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认知、思考以及对 “十四五”的美好向往。


“数绘”青年新样态


《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报告》显示,上海新兴职业青年群体增长迅速。网约配送员(35.32%)、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12.70%)和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9.26%)是占比较高的青年新职业群体。另外,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网络文学写手、音视频创作者等也占一定比例。“90后”是从事新职业的主要群体,占55.56%;从事新职业的青年以非上海户籍的“沪漂”为主,占60%。这充分说明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上海新产业新业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广阔舞台。  


“斜杠青年”在上海普及率较高。根据调研,上海青年对从事第二职业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职业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31.13%),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29.74%),密室策划师、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等(26.68%),网络主播(24.80%)和网络文学写手(21.77%)。


其中,女性更青睐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音频创作者(音频主播或播客)及全媒体运营人员和网络文学写手等,男性则更青睐网约配送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等职业。可见,青年所青睐的新职业既迎合了青年自身的娱乐需求,又契合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消费力强,能赚敢花,是上海青年在消费方面的重要特征。由于新生代成长的环境伴随移动互联的兴起,其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都已形成“专属标签”。


在上海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未来5年,上海青年最看好的消费新时尚是“到家服务、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宅经济”(58.73%)。其次是“晚间购物、餐饮、旅游等夜间经济”(51.45%),“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等粉丝经济”(45.25%)也是上海青年期待追求的生活新时尚。以青年消费新时尚引领上海经济发展新业态是促进未来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解码”青年新理念


上海青年对“魔都”的满意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调研,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治安秩序、休闲娱乐配套与出行便利程度、生活设施服务、和教育服务供给、日常文化氛。“魔都”的魅力则表现在“开放自由,国际范儿”(69.78%)、“年轻活力,青春朝气”(62.07%)、“城市颜值高,安全有保障”(57.59%)、“发展前景广,机会梦想大”(55.20%)。


可见,安全感、国际范、开放有魅力、青春有活力和未来有机会是“魔都”吸引青年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上海青年有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指数远高于压力指数,幸福指数得分4.08(满分为5)。


“网抑云”指数为2.84(满分为5),大部分青年表示压力适中。


“90后”相比“85后”、“00后”而言,其幸福指数更低,压力指数较高。


房租高、房价贵(57.89%)和身体亚健康(50.21%)最令青年感到“鸭梨山大”,“住房”、“就业”、“亚健康”是上海青年提升幸福感的“绊脚石”。


此外教育焦虑、工作焦虑、财务焦虑、就业焦虑也成为紧随其后的压力来源。解决青年的民生问题依然是提升青年幸福感,增强“魔都”吸引力和生活体验度的基础工程。

通讯员:郭颖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当代国民素质现状与发展报告(2...

引进来,留得住!梅陇镇出台“花式...

顶尖科学家论坛| 小科学家提出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