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帅”瞄准女生,色情软件吸引男生,声音筛选小学生,校园诈骗设局日趋精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1-09-18 15:09

摘要: 奉贤检察院全链条打击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惩教结合助力营造清朗校园环境。

利用互联网的特点筛选犯罪对象,犯罪分子针对不同对象精确布置陷阱。奉贤检察院近日揭示了以在校学生为被害人的电信网络诈骗特点。


涉在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犯罪嫌疑人为在校学生,另一类是案件被害人为在校学生。2020年12月以来,奉贤区检察院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为在校学生的有4人,2人本科在读,2人大专在读;被害人为在校学生的有9人,其中两名小学生为未成年人,其余均为高校在读学生。


该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周少鹏介绍,犯罪对象明确、精准设置陷阱是案件的最新特点。


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的特点筛选犯罪对象,继而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精确布置陷阱:有的利用网络聊天室中的声音来筛选区分小学生,有的利用在社交APP上立“高富帅”人设来瞄准在校女生,还有的利用色情软件来吸引在校男生。


同时,犯罪分子还运用新颖手法来把握学生需求。比如在办案中发现的“口令雷”“暗雷”“钓鱼链接”等手法,令受害者防不胜防。此外,犯罪分子在利用新兴技术的同时,还精确把握在校学生的需求特点来实施诈骗,比如利用年轻人追星的需求,以转卖黄牛票的名义实施诈骗;又如利用应届生基于求职的心理,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诈骗。


犯罪链条明显,层次多范围广也是一大特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无论是犯罪形式、手段,还是犯罪对象的选择,都突破了传统犯罪的限制,有了更大的发展。


检察官王振华告诉记者,具体而言,犯罪分子事先为了取得被害学生信任而获取其个人信息,以及获取犯罪工具购买非法软件等行为,涉及了上游非法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作案工具的犯罪;事后为了及时转移赃款,非法利用他人手机卡、银行卡进行支付结算,又涉及下游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犯罪。


这样的犯罪链条涉及的犯罪层次多、人员分布广、涉及罪名杂,对案件的办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被害人所就读的学校除了部分奉贤高校,更多的分布在五湖四海,并没有一定的区域特点,与犯罪嫌疑人所在地也没有关联规律,体现了电信网络犯罪范围较广,存在非接触化、跨区域化的特点。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青浦检察干警驰援疾控流调,在这个...

奉贤:均为封控区或管控区,今日实...

三千多元买了暹罗猫,不到一周就死...

首页

顶部